首頁>文化>資訊
“‘粽’情樂享非遺館 奧海載歌龍舟歡”端午節系列活動舉辦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4日電(記者 陳姝延)5月31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湖南省益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聯合主辦的“‘粽’情樂享非遺館奧海載歌龍舟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拉開帷幕。
蘭溪雙橈龍舟文化底蘊深厚,其源頭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據聞一多《端午考》記載,其雛形始于黃帝時期的《咸池》之樂,宋代至明清時期,蘭溪雙橈龍舟“雙橈”協作模式正式成型。其獨特之處在于“雙橈”結構,龍舟由兩層人劃槳,坐著劃的叫坐橈,站著劃的叫站橈。坐橈板扁平,呈正方形,方便游劃;站橈板為長棍形,利于擊水。龍舟下水時,坐橈慢劃,站橈把槳倒豎,隨鑼鼓聲前后擺動;一旦開劃,坐橈、站橈上百條槳同時發力,瞬間激起千層浪,場面極為壯觀。2016年,賽龍舟
31日上午,來自湖南
6月1日,這艘蘭溪雙橈龍舟永久入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該館黨委書記王晨陽和捐贈方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蘭溪鎮黨委書記鄧凱兵共同為龍舟完成“點睛”儀式,并頒發收藏證書。王晨陽表示,
端午假日期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還舉辦了“端午市集”,匯集了北京花絲鑲嵌、浙江龍泉青瓷、福建德化大漆、壯族織錦、山東面塑、湖南桃花江柿餅粽等3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凸顯南北端午特色。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