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張大千傾情藏“四源”
張大千集書畫家、鑒賞家和收藏家于一身,他經常使用的一方藏書印“不負古人告后人”,一語道出了他傾情收藏名家書畫的目的。
明代董其昌一生酷愛五代南唐董源的墨跡,先后收藏董源的畫作4件,為此給自己的書齋題名為“四源堂”。張大千風雅不讓古人,也曾擁有4件董源的畫作,因此不無自豪地說:“當不令董老專美于前也。”
抗戰勝利后,張大千重返北平,在琉璃廠收得董源的《瀟湘圖》、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錢舜舉的《明妃上馬圖》等歷代名畫9幅,其中,《瀟湘圖》聲名顯赫,宋代米芾對它傾倒不已,元代時為文宗御府舊藏,后又經董其昌、王覺斯跋文,清代時入內府,歷代遞藏有序。
董源的《江堤晚景》,張大千初時將它作為元畫買入,認為是趙孟頫之子趙雍所畫,重新裝裱時又覺得有些像巨然、董源的筆意。他的女婿蕭建初后來在故宮找到一通趙孟頫致鮮于樞的信札,所敘與畫面內容相同,因趙孟頫又是著名的書畫鑒賞家,所以可以斷定此畫為董源所作。張大千因此請溥儒在裱綾上題寫觀款:“大風堂供養南唐燕苑副使董源《江堤晚景》,無上至寶。丙戌上元,西山逸士溥儒敬題?!焙笥终堉詹丶引嬋R臣、葉恭綽、吳湖帆、謝稚柳等人題跋,以示珍愛之情。
董源的《溪山風雨圖》為溥儀帶到長春的,《石渠寶笈》三編中定為“真跡無上神品”,張大千在琉璃廠以重金購得。張大千收藏的第四幅董源的畫作是一件中堂山水,原為徐悲鴻在桂林購藏,張大千見后愛不釋手,就請好友謝稚柳居中游說。徐悲鴻與張大千交誼深厚,從張大千那里換了一幅清代金農的《風雨歸舟圖》。其實兩者就年代、作者、經濟價值而論,相去甚遠,徐悲鴻“君子成人之美”,忍痛割愛,慨然為張大千圓了“四源”之夢。(周惠斌)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