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廈門市政協委員建言: “讓海生動起來、活起來”

2025年06月09日 10:03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廈門是我國首批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之一。今年廈門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聚焦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廈門市政協委員們紛紛出實招、獻良策。

“廈門西海域優良水質比例與其他灣區相比較低,應按照‘海水水質改善、海域生態修復、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的思路,做好生態環境保護。”今年廈門市兩會期間,廈門市政協常委、民盟廈門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黃敏沁圍繞“做好廈門西海域生態環境保護”提交了相關提案。

廈門西海域位于九龍江河口區,與筼筜湖相連,長期以來周邊開發強度較大,陸源入海污染總量大,且灣區狹長、水動力差。為此,黃敏沁建議加強岸上排水管理,完善海域周邊污水收集處置,根據污水排放情況,加強分級分類管理;加強入海排口管理;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清單和風險隱患清單;相關部門持續開展船舶含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船舶垃圾排放接收作業現場監管;開展區域聯防聯治;引入智能設施設備,加強對海洋垃圾、重點區域、重要指標的監測,及時派發處置;加強生態系統修復和科研成果運用。

“灘涂是濱海濕地系統中的關鍵一環,也是建設綠色可持續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協委員陳希梅分析,雖然廈門多年來持續加大沿海濱海濕地的保護工作,并在九溪口至七星礁一帶開展清淤和種植紅樹林,但現有的保護措施未充分考慮鸻鷸類水鳥的覓食地和高潮位棲息地需求,濱海濕地的完整性保護難以實現。

陳希梅建議營造2-3處長度100米左右、寬度4-5米的高潮位棲息地,建設面積不小于50畝的淺水池塘,營造適合小型鸻鷸類水鳥棲息的淺水濕地,構建“紅樹林﹢光灘﹢潮溝﹢淺水水域”近自然的濕地生態系統,通過探索濱海濕地、灘涂等資源綜合保護與利用新模式,助力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發展綠色海洋經濟,要讓廈門的海生動起來、活起來。”廈門市政協委員、集美大學教授馬英認為,廈門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悠久的海洋文化、深厚的漁業產業和科技基礎,每年在廈門舉辦的國際休閑漁業博覽會是廈門產業特色名片。在平衡保護好海洋生態的前提下,應注重傳統漁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通過招商,引進并形成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產業體系;推動休閑漁業與漁港融合發展,打造品牌賽事,依托優勢發展垂釣產業;以“澳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為契機,打造集海上游樂、漁事體驗、賽事節慶、科普教育等于一體的高端垂釣產業、休閑漁業產業集群。(本報記者 照寧)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aⅴ在线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亚洲鲁鲁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野外少妇被弄出喷水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