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從“云端”到“田間” 從“院壩”到“心坎” ——重慶永川區政協創新界別活動實踐小記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支撐,關乎農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近日,重慶永川區政協以“建言生態宜居 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從“云端”到“田間”、從“院壩”到“心坎”的界別活動。
“我們村垃圾分類做得還不夠細致,需要加強指導”“建議育苗等薄膜清理經常化”……一條條帶著“泥土氣息”的建議從“云端”匯聚而來。
“以前想提建議,得專門跑鎮政府,現在掃個碼就能說,方便!”村民張大友樂呵呵地展示著手機里的二維碼。這場活動中,區政協特邀界別創新推出了“碼”上建議,村民們只需指尖輕點,就能隨時反映問題、提出建議。
據統計,活動共收到村民掃碼提交的建議68條,從垃圾分類到污水處理,從道路硬化到新能源設施,樁樁件件都是群眾關切的身邊事。“‘云端問計’打破了時空限制,讓群眾聲音搭上‘信息快車’,為委員們精準建言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區政協副主席代永強感慨道。
帶著“碼”上收集的民意,委員們先后深入三教鎮玫瑰園、楠木院森林公園、板橋鎮趙家院子等地,開展沉浸式調研。他們邊走邊看、邊聽邊議,在泥土味中找問題,在綠蔭下尋良策。
來到玫瑰園,委員們詳細詢問玫瑰產業鏈延伸和“種植—加工—觀光”三產融合情況。“讓三
走進楠木院森林公園,沁人心脾的負氧離子與
在趙家院子,委員們看到了農耕文明和鄉土文化的縮影:“古村落活化利用大有文章可做!要留住形、守住魂,讓老院子煥發新生機。”大家圍繞挖掘文化內涵、發展特色民宿等展開了現場交流。
調研結束后,委員們來到板橋鎮通明村好人大院,與部門、村民代表圍坐在“協商議事
“建議在保護古村落原汁原味風貌的同時,引入智慧化手段。”“建議農業資源多向基層傾斜,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系統性推進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和產業轉型,實現鄉村顏值與產值雙提升。”……委員們結合“碼”上征集的百姓心愿和實地調研情況踴躍建言。
“垃圾不亂堆亂倒,能夠喝上放心水,小河溝里看得到小魚小蝦,路修通了,回家的路照亮了……”村民代表也積極發聲,道出了基層群眾心中生態宜居和
區農業農村委和板橋鎮、三教鎮的負責人通報了永川生態宜居和
代永強表示,本次界別活動探索形成了“碼上提、一線議、現場辦”新機制,有界別特色、有政協味道、更有創新意義,讓界別活動更接地氣、更有實效。(凌云廖鴻升)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