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貴州黔南州都勻市政協助力:
將地域美食打造成文化IP本報訊 5月28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政協召開主席協商會,圍繞“東沖生態特色食品聚集區建設”協商議政。
去年3月,黔南州、都勻市將都勻經濟開發區東沖片區定位為“東沖生態特色食品聚集區”。協商會前,都勻市政協組成調研組深入都勻經濟開發區、市相關部門、有關食品企業開展實地調研、座談走訪,摸家底、找問題、聽意見。調研組發現,當前都勻還存在產業規模小、帶動能力弱、定位模糊、主導產業不明、產業鏈不完備、吸引能力差、基礎設施不配套、企業成本高等問題和不足。
會上,政協委員和企業代表建言獻策。
貴州酸湯前景廣闊,在鐘榮業委員看來,都勻酸湯制法綠色、生態,在追求健康、低鹽、低油的當下,極具市場競爭力。他建議,走酸湯品質路線,著力打造“生態酸湯”之都。
“東沖生態特色食品聚集區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實屬不易。”江聲高委員認為,聚集區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精準招商與模式創新。他建議通過組建專業招商團隊、嚴格準入機制等舉措精準招商,強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創新模式,搭建政企協聯動平臺,“線上﹢線下”聯合發力將都勻毛尖茶系列產品、都勻酸湯、都勻米粉、毛尖茶香粽子等地域美食打造成文化IP,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
“充分利用黔南醫專、市內三甲醫院人才優勢,開發、收集藥食同源的相關食品藥品并轉換為商品,建立資源數據庫,針對性開展招商。”何志敏委員建議。
“實施‘茶﹢食品’的融合模式,推動都勻生態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建設集中供蒸汽系統,幫助減輕企業經營壓力”……
都勻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服務辦、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投資促進局、貴州東潤公司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就委員和企業代表所提問題予以積極回應。
每個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營造者。市政協主席楊青表示,市政協、經開區、各有關部門要堅持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用好“企業之家”平臺,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共同助力解決產業鏈痛點、政策落地難點、基礎設施堵點等問題,著力提高聚集區產業聚集度,提升產業集聚集群效應,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李淑敏)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