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服務又一程,暖心滿一城!舟山定海政協這場主題月活動讓整個五月暖意涌動
今年5月,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政協緊扣“縮差距、促共富”主線,全面升級“暖心”主題月活動,縱深聚焦“我為群眾辦一事”服務為民活動和“推進城鄉融合,促進共同富裕”民生議事堂活動兩大核心載體,深掘服務內涵、廣延覆蓋觸角,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據統計,活動期間共有165名區政協委員提供269人次的服務,占委員總數的80%,服務群眾1500多人(次),全月共收集涵蓋加強公共設施配套、打造地域文旅IP、串聯景觀點位等具體建議近186條,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6條,定海區政協的暖心服務在海島共富路上不斷續寫新篇章。
傳遞溫度:貼心服務浸潤民生底色
作為“暖心”主題月活動的重要載體,“我為群眾辦一事”活動組織發動全區政協委員赴所聯系的村(社)開展公益慈善、送醫送藥、普法宣政、調研送暖、困難幫扶等服務活動,另有多項個性化服務出新出彩,尤其注重向偏遠海島、薄弱村社傾斜資源與服務力量,將政協關懷融入海島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時去醫院掛號排隊得大半天,這樣在‘家門口’就能讓大醫院的主任醫生看病,便捷又貼心。”在定海古城東城門口,居民們對定海區政協“我為群眾辦一事”健康義診服務連連稱贊。來自舟山醫院、舟山婦幼保健醫院等機構的政協委員們,為群眾提供健康檢測、用藥指導及保健咨詢等服務,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群眾身邊。
區政協委員們為獨居老人送醫送藥送香囊、為困境兒童捐獻愛心書籍、為大齡農戶解決枇杷滯銷難題等,帶著愛心物資走訪孤寡老人、殘疾(困難)家庭的住所;專業律師委員通過“以案說法”講座、現場法律咨詢等形式,為群眾普及法律知識,化解基層矛盾;“便民服務市集”上,理發、磨刀、家電維修等服務,讓居民“足不出社區”解決生活瑣事。
依托“定海政協·掌上履職”平臺,“我為群眾辦一事”主題議政活動也同步展開。手機屏幕跳動的微心愿被快速認領、不斷刷新的服務動態暖意涌動。委員們在線上分享服務經驗、共商民生良策,構建起“云端服務鏈”。
彰顯力度:精準協商激活共富動能
主題月活動期間,還同步開展了“我為群眾獻一策”活動,以“推進城鄉融合,促進共同富裕”為主題的民生議事堂系列活動在各鎮(街道)全面鋪開:在城東街道小洋岙商圈,政協委員們深入調研小微企業經營瓶頸;在白泉鎮農產品加工基地,委員們走進車間傾聽企業訴求;在馬岙街道王家弄古村落,委員們與業態主理人探討古村活化利用新思路。
由金塘鎮、岑港街道委員工作室和“綠水青山”特色界別工作室三室聯動開展的“我的城市有獺有鯢:鎮街融合·生態共富”專題協商活動,為探索“生態保護+價值轉換”的共富新路徑按下“快進鍵”,有效提升了協商的整體性、協同性和資源整合效能。
活動期間,無論是田野山村,還是大街小巷,都留下了委員們實地考察、走訪民情的足跡。從精準靶向調研,到科學建言獻策,再到協商成果轉化,“我為群眾獻一策”聚焦發展難題、凝聚社會共識、服務共同富裕。正如定海區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為群眾獻一策’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聚焦民生關鍵小事,把金點子變成真實效。”
凝聚效度:協同聯動構建共富格局
為進一步放大“暖心”主題月活動效應,定海區政協不斷創新服務模式,通過優化機制、豐富載體、整合資源等多元舉措,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全域共振”的暖心服務體系。
在5月7日舉辦的“見證美麗蝶變 助力鄉村振興”定海區政協縮差距、促共富“暖心”主題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藝術助農、種花添景、直播培訓、專題沙龍等活動同步開展,全方位打造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的為民服務活動新樣板。
區政協通過界別聯動、特色界別工作室加持,充分激發委員在為民服務中的主體作用,并挖掘培養一批履職骨干,重點引導其結合專業領域和社會組織背景,主動策劃服務內容并帶動所屬團隊共同參與,實現“委員領銜、團隊作戰”。活動中,委員們攜手舟山醫院巡回醫療隊走進村社,為老人提供免費體檢、慢性病管理服務,累計建立健康檔案100余份;農業界別委員聯手農技專家,成立“專家服務團”,在基地大棚開展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一對一”指導,將技術服務“零距離”送到農戶身邊……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活動中,有61人(占比近30%)主動參與了兩次及以上活動,由以往的“要我履職”轉變為“我要履職”,暖心主題月活動正日益內化為全體委員的自覺行動和常態實踐。
群眾有所呼,委員有所動。“暖心”主題月活動作為定海區政協精心打造并連續三年開展的為民履職特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同頻發力,讓“共富路上一個都不掉隊”的溫度直達基層末梢,通過深入群眾問心、用行動讓群眾感到暖心、用真情讓群眾感到知心、確保委員和界別群眾與黨委政府同心,讓政協關懷轉化為群眾可見可感的幸福圖景。(邱鏵毅)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