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培養一流產業技術人才” ——吉林市政協專題協商建言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建議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十
“通過教育、行業主管部門協調,通過構建‘中職—高職—本科’縱向聯動培養體系、組建產教融合發展集團、打造省市幫扶聯合體等,形成聯動發展體系”
……
6月10日,在吉林市政協召開的專題協商會上,部分市政協委員、職業教育院校代表與職能部門負責人,聚焦“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一流產業技術人才”進行協商交流,廣建良言,共獻良策。
“建設由政府主導的實訓資源共享平臺。整合學校、企業、行業協會等各方的實訓資源,實時共享產業需求動態和院校資源供給信息。”針對校企合作深度不夠、缺乏高效對接等問題,市政協委員韓巍建議。
市政協委員劉占文認為,隨著產業升級、科技進步以及社會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傳統的職業教育體系面臨調整與升級的需求。他建議結合吉林市實際,構建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從政府層面推動企業與學校開展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引進博士人才,推動人才政策有效落地;提升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協調學校參與企業橫向技術服務,共同開展科研立項,提高學校科研成果轉化效率,推動學校社會服務廣泛性。
針對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產業升級不同步、企業參與深度不足、“雙師型”教師短缺、培訓投入與產出失衡等問題,市政協委員張海鷗建議,強化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通過黨建引領、專業動態調整、產教聯合體建設等舉措,提升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適配度;通過產教融合,職業院校與企業深度合作,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調整專業設置、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培養出的學生能夠直接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新生態;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參與企業生產實踐、技術研發,實踐環節課時占比不低于50%,確保教學內容緊貼產業實際。
“依托吉林經開區化工園區加強精細化工、化工智能制造專業建設”“引進企業高技能人才,在編制、待遇上給予傾斜;完善兼職教師管理,建立資源庫并加強教學能力培訓;支持教師與企業合作研發,更新教學內容”……企業代表、職業教育院校代表等還就優化專業布局、師資培養與管理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正視關切,有問必答。與會市政府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真傾聽政協委員們的建言,一一作出回應,并與大家進行了深入交流。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兩個小時的協商交流,大家建真言、出實招、謀良策,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吉林市政協主席李富民表示,市政協要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委員們要更加主動履職盡責,深入開展調研,精準建言獻策,助推新時代全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李聰 記者 高峰)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