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天津濱海新區政協委員調研建言 用好“海”資源
人民政協網6月13日電(記者 李寧馨 通訊員 魏天權)“生態城要持續用好‘海’資源,深化海岸線綜合治理,塑造海洋文旅經濟新優勢。”近日,部分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協委員深入中新天津生態城調研提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公園功能布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新天津生態城的“靜湖”原是一座積存了40年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坑,底泥污染嚴重,水質惡化。委員們欣喜地看到,生態城歷時3年,將215萬立方米污水和385萬立方米的污染底泥完成徹底根治和資源化利用,在此基礎上又建設完成了18.24公頃的綠化帶。為持續改善海岸線生態環境,生態城組建了“海上環衛”專業隊伍,建立了500米凈岸工作機制,利用無人機巡檢實現岸灘堆積垃圾、近岸海漂垃圾的常態化巡查清理,確保水清灘凈。昔日令人望而卻步的污水坑,如今已經蛻變成碧波蕩漾的景觀湖。
委員們了解到,生態城還將靜湖、故道河、惠風溪區域的水系與貝殼堤公園、海堤公園等區域的水系相連接,將區域內的生態公園、補水泵站、自然河湖有機連通,有效提升了水生態容量和水體自凈能力。生態城建設的南灣公園、觀瀾角公園、東堤公園、北堤生態廊道等多座親海公園,以高標準打造了總長度15公里,總面積189公頃的親海休閑空間,持續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出行觀光需求。
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國家海洋博物館與濱城海洋文旅公司首次以“館+公司”模式聯合參展,成為文博會文旅融合發展的新亮點,文旅運營模式創新的背后,是生態城對海洋旅游資源的潛心挖掘和對海洋文化的弘揚傳承。
“生態城要以國家海洋博物館為核心,大力發展親海游、主題游、綠色游、露營游、智慧游等特色旅游。”委員們建議,探索搭建“旅游+”“文化+”“科技+”“生態+”等文旅消費新場景,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強海洋文化和生態文化資源發掘,豐富旅游業態,讓海洋特色文旅產業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