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2025年第三期 2025年第二期 2025年第一期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5年第三期

現代山水精神圖式的探索者

2025年06月16日 15:39  |  作者:尚 輝  |  來源:《畫界》2025 年5月第3期 分享到: 

李寶林是“李家山水”畫派中的重要畫家。雖然,他在李可染的山水畫中汲取了一種壯闊而幽深的意境,但畫面中凝結而成的形式感卻是在可染積墨的基礎之上,積極汲取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形式語言的自覺而再度的創造與探索。他出自李可染黑山水的門下,卻不囿于李家積墨,而是強化了可染山水的理性精神,將山水的自然形態轉變為現代視覺經驗的簡化形態,使簡約圖形邁入抽象形式意味的創造,最終形成了李寶林極具個性的表現西北大山大川精神的山水畫。

1-120-65

天 路(國畫)178.5×95.5cm 2017年 /李寶林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山水畫壇勃發了波瀾壯闊的西北潮,其美學主旨在于從江南文人的秀雅筆墨跳出,追尋洪荒、寂寥、高曠、蒼涼、粗樸的審美品格。這股風潮在創作方法上映現了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神秘主義精神資源,試圖從藝術的主觀表現上尋求新的突破。李寶林正是從李可染的山水畫中再度感悟了黑山水的神秘符碼,卻在表現對象上另辟蹊徑。他出生于東北,對北部冰雪山水有著本原的精神體悟。他踏遍西部山川,在黃土高原、天山南北、祁連山脈尋訪自己的精神圖譜,成為這個時代掙脫文人筆墨束縛而借助西北山川建構現代精神圖式的代表。

1-120-67

高山村寨(國畫)179×96cm 2004年 /李寶林

這種精神圖譜被他抽象出相互交錯、互為疊合的三角形、矩形和菱形,并以中心填堵或中心留白的方式為其基本的圖式。他總是在畫面的頂端制造出視覺擠壓的心理感受,為此,他著力于畫面山川沿著畫邊行走的構圖方式。他的這種精神圖譜顯然具有重力感與壓迫性,如在畫面正中既以巨石結構填堵,也以中心或兩側開分的方法留出氣孔。所謂重力感,就是以巨石堵住畫面中心,形成下垂或懸浮的態勢;所謂壓迫感,就是畫面山石互為堆累、相互疊合,制造出相擁的密度和擠迫的緊促。毋庸置疑,他的這種精神圖式的建構便是來自對西北山川的心理感受,卻又通過視覺形式重建的精神場域。

1-120-66

鐵骨柔情(國畫)180×98cm 2008年 /李寶林

在如何形成幾何形山石所具有的形式語言上,李寶林借用了漢畫像石陰刻線與陽刻線的交錯疊置法。如將民居抽離出純粹的陽刻線結構,相襯的則是陰刻線式的山石大線;或將山石大線轉變為陽刻線,而流煙泉溪則轉化為陰刻線。這種形式語言的抽離,必然需要筆墨予以補償和豐富,因而,石刻似的斧鑿感是他山水畫用筆的濃縮或轉換。李寶林的山水畫很少借用江南文人山水畫的皴法,也非北宗山水畫的勾斫,而是從海派趙之謙、吳昌碩以金石之法入書入畫的傳統中獲得新解,為其圖式結構賦予凝重、苦拙、蒼茫的筆意,使畫面在簡約的圖式中增添深厚凝重的意境。

未標題-1

泓源峻極圖(國畫)241.5×610cm 2024年 /李寶林

李寶林的開拓性便在于用金石之筆來熔鑄幾何形結構的語言質感,如屋漏痕式的線形成的凝滯感,如蟲蝕木式的線在轉角與交集處制造的圓融感,如椎畫沙式的線在邊緣創制的殘損感、金石趣,等等。顯然,李寶林的山水畫已從山川的對象描述轉化為純粹幾何形式與純粹金石筆線的結合。其氣韻的生動與磅礴的氣勢,不是來自雄偉的山形,而是來自筆線的重力,或幾何結構的穩定或險勢。

1-120-70

靈山古韻圖(國畫)176×92cm 2018年 /李寶林

除了金石之線的艱澀與凝重,山水畫離不開塊面性的水墨鋪底,以形成某種塑造性的氣韻融通。李寶林攻克的另一語言難題,是如何讓凝重的筆線與山石的塊面結合在一起。如果說,他的山石結構采用中鋒用筆的大線,那么,濃重的山石塊面則以偏鋒形成的飛白制造出枯濕相間的墨色變化。這相當于在水墨幻化之中增添用筆(偏鋒)的筋骨。實際上,中鋒幾何大線能夠與山石墨色相互咬合的關鍵,還在于對墨的自然洇化與用筆的某種巧妙結合。而中鋒幾何大線也往往體現墨的趣味,如重墨線輔以淡墨復勾予以洇化等。這兩者的結合使李寶林能夠較好地解決形式語言與筆墨語言的有機融合。筆墨既是語言,又是觀念和境界。這是西方繪畫美學極少涉獵,卻是中國畫最為神奇、最為高妙的藝術命題。李寶林與李可染的師承關系于此可見更深層的淵源,李寶林的黑山與可染黑山都具有濃密幽深的境界,濃密的墨色并不只是黑色,甚至淡墨也不只是黑的淺化,他們都追求墨色之中隱藏的玄秘幽深之境,體現了墨色之中寓含的人格魅力與文化品格;而大膽落筆,凝重使轉,則賦予墨色之中的形式語言以雄渾樸茂的氣象與蒼茫渾樸的精神。

21

千年古冰(國畫)95×294cm 1988年 /李寶林

就藝術語言而言,形式結構加筆墨意蘊,或許早已成為現代中國畫語言變革的普遍配方。但這種配方知識未必就能夠成就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大家。不論是形式結構,還是筆墨意蘊,真正能夠化為自己手中之物的仍離不開生命個體的精神承載。生命與精神在這個藝術創造的層面上,幾乎是難以拆開剝離的,而漫長的生命體驗才能將兩者獨特地、牢固地鉚焊在一起。李寶林曾做過開顱手術,當他躺在手術臺上時,沒人能夠肯定地答復他能否下得了手術臺,更沒人預測即便手術成功,生命又能延續多久。李寶林術后超人般恢復并再度拿起畫筆,畫了這么多、這么大的山水大作,讓人無不驚嘆!雅丹老師近日發來諸多寶林先生深夜創作大畫的視頻,可能連他最親近的人都禁不住贊嘆其生命力與創造力的超常。在其年邁的80至90歲之間,居然創作了《西疆風骨圖》《靈峰骨韻圖》《紅石巖大峽谷》《天山古韻圖》和《雄疆塞北》等巨幅,“風骨”“骨韻”和“雄疆”這些嵌在款題里的詞語,也無不凸顯了一種宏大敘事的精神偉力。

1-120-73

雪域丹霞圖(國畫)240×237cm 2024年 /李寶林

從藝術創作角度,語言從來都是思想的載體。中國畫語言尤其能夠呈現主體的生命氣象,所謂“畫氣不畫形”,才是中國畫語言之本質。或者說,李寶林的這些西北山川從來都不是具象山脈的描述,而是他生命氣象的反射,是他與西北山川精神相通相融的視覺化顯現。因而,惟其生命曾經的蒼涼荒漠,才能換得博大雄偉的現代山水畫精神圖式。

(作者系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1-120-75

李寶林

現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名譽會長、中國畫學會名譽副會長、李可染畫院名譽院長、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

1936年生于吉林省四平市。196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1963—1990年任海軍專職畫家。作品參加歷屆全軍美展,多次擔任評委。

1990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專職畫家、創作研究部負責人。

曾先后出席第四屆全國文學藝術家代表大會,第三、四屆全國美術家代表大會,擔任九、十屆全國美展評委;國務院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第一、二、三屆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2018年榮獲第六屆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大獎。

作品入選六至十屆全國美展、百年中國畫展、“北京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并在巴黎、維也納、吉隆坡、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地舉辦個展。


責任編輯:楊文軍

未標題-1

2

3


編輯:畫界 邢志敏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 亚洲午夜五月在线一区 |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日本最新免费的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