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17日電(記者 謝穎) 6月16日上午,由中國作協主辦的第12期“作家活動周”在京啟幕。此次活動周以“中國文學新力量專場”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7位青年作家相聚北京和貴州遵義,共話友誼,點亮青春。中國作協主席、黨組書記張宏森出席歡迎儀式并致辭。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吳義勤、邱華棟,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李一鳴、何向陽出席歡迎儀式。歡迎儀式由邱華棟主持。
張宏森代表中國作協向青年作家朋友表示熱烈歡迎,致以誠摯問候。他表示,青年作家勇立時代潮頭、引領風尚之先,以青春之激情和蓬勃的創造力,塑造時代形象,弘揚民族精神,成為文化強國建設的生力軍、主力軍。舉辦“中國文學新力量專場”活動,是希望進一步密切與青年作家的聯系,傾聽大家的聲音,支持大家成長成才,并通過大家,召喚起全國更為蓬勃的新力量和新創造。
張宏森表示,中國文學新力量之“新”,不只是指年齡,也不只是指當下的狀態。我們當下的文字之新、藝術之新,是我們即將邁出的新的步伐——它是我們共同即將創造的中國文學之新,是我們賦予時代的嶄新創造。中國作協也在努力推動工作之“新”,本期活動將“作家回家”與“做人民的學生”融為一體,將組織大家先回到“作家之家”,以家為起點,前往貴州遵義,踏上新的文學征程。
儀式上,張宏森、吳義勤、李一鳴向入會的青年作家一對一頒發特制的中國作協入會紀念牌,何向陽向尚未入會的青年作家頒發參加此次活動周的紀念牌。
青年作家代表鄭小驢、龔萬瑩在歡迎儀式上發言。鄭小驢表示,每個有志于寫作的人,都要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自信。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讓內心慢下來,我們的寫作才能在公共空間以及社會景觀之間形成深層次的靈魂共振。龔萬瑩說,創作的核心過程,往往需要作家獨自深入思想的礦脈,像礦工一樣在深處挖掘。挖出的細長隧道總有交匯之時,青年作家并不孤單。他們需要更多分享、探索的空間,交匯思想,看見彼此、傾聽彼此,共同描繪更廣闊的世界。
據悉,此次活動周分“作家朋友 歡迎回家”北京段、“做人民的學生”貴州段兩部分?!白骷遗笥?歡迎回家”北京段將舉行“魯院一堂課”“走進文學史”“文學一家人”“文學新力量圓桌派”等活動;“做人民的學生”貴州段將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重溫偉大轉折”“文學在場:花繁葉茂”“條凳暢談:我與我的鄉村”“文學在場:非遺湄潭”“文學在場:青坪之約”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