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兩岸>資訊
廈金和樂共融向未來
——第三屆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暨廈金民俗文創嘉年華舉行
本報訊(記者 照寧)6月14日,以“廈金和樂共融向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暨廈金民俗文創嘉年華開幕式在廈門舉辦,這是第十七屆海峽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700余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民俗文創從業者、青年創業者、宗親等各界人士相聚一起,共敘廈金親情鄉誼、共謀兩岸民生福祉。
“大家幸福嗎?我在廈金同城生活圈生活得很幸福,我把它叫作‘同城幸福圈’。”金門同胞、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江宜珍在主旨論壇上分享的親身經歷,獲得了與會者的熱烈回應。2018年,江宜珍在廈門大學創立了幸福研究室,主要從事心理健康促進和行為干預。她帶領研究生團隊研發了13套廈大“幸福﹢”系列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還設計了多款心理健康促進和轉念訓練桌游手游產品。去年,江宜珍入選廈門大學“我最喜愛的十位老師”,從金門到廈門,她在廈門實現了自己的職業夢想。
“廈金大橋”是論壇期間被頻頻提及的熱門字眼。廈金“小三通”航線和正在建設的廈金大橋、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海陸空交通的便利意味著生活密切度更高。“這些都將大大促進廈金兩地往來互動,這是金門民眾期盼已久的。”前來參加論壇的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第十屆大陸事務主委黃世丞介紹,自去年9月恢復福建居民赴金門旅游以來,廈金航線客流量增長迅猛,單日出入境人員經常達到四五千人次。“金門有悠久的閩南文化,自然生態保持良好,和廈門可以形成良性互補。隨著廈金同城生活圈的日益成熟,兩地交流會越來越熱絡。”黃世丞很是期待。
論壇上,廈金兩地的專家學者圍繞“廈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等主題建言獻策,為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廈金聯手,一定能讓‘廈金旅游’出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系教授林壁屬建議,廈金兩地未來可以共同打造“世界遺產﹢坑道文化”主題線路;開發海陸空聯程票務系統,實現行李直掛與中轉服務,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