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蔣兆和為齊白石塑像
1920年,蔣兆和在上海的先施公司照相館從事美術和服裝設計,并開始自修素描、油畫和雕塑。1927年,蔣兆和結識徐悲鴻后,得到了留洋歸來的徐悲鴻悉心指導。蔣兆和刻苦好學,中西繪畫和雕塑突飛猛進,1931年后,分別在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科、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擔任雕塑和西畫教授。
1935年冬,經徐悲鴻推薦,蔣兆和來到北平,為齊白石雕塑了正面和側面兩件作品,他將西洋寫實雕塑技巧與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巧妙結合,須眉畢肖、栩栩如生,人物神韻呼之欲出,熟悉齊白石的人看過雕像后,都贊許有加。其中一件,曾長期擺放在蔣兆和家中櫥柜上。塑像的照片后來先后在《華北日報》《大公報》《北晨畫報》《逸經》《新北京報》等報刊上發表,獲得廣泛贊譽。
1937年6月,蔣兆和舉辦畫展,齊白石欣然題詞:“兆和先生與吾友悲鴻君善,嘗聞悲鴻稱其畫。今始得見所作《人物》三幅,能用中國畫筆加入外國法內,此為中外特見,予甚佩之。先生自明,不待鄙人饒舌也。”贊譽其筆下人物,在堅持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寫實油畫的技法,美美與共。
1940年6月,蔣兆和又為齊白石創作了《齊白石八十歲像》,畫中齊白石側身端坐,銀髯鶴發,眼神深邃。該畫以仰視的角度,精心描繪人物面部,展現了白石老人安詳、睿智的神態。
齊白石為答謝蔣兆和的雕塑和繪畫,特意繪畫相贈,其中有一幅人物畫長年懸掛在蔣兆和的畫室中。1939年,蔣兆和出版第一本畫冊時,齊白石仔細翻讀樣稿,在描繪河北水災的《賣子圖》上,讀到“生汝如雛鳳,年荒值幾錢。此行須珍重,不比阿娘邊”款時,揮筆寫下“妙手丹青老,工(功)夫自有神。賣兒三尺畫,壓倒借山人”的詩句。蔣兆和后來將齊白石的題詩印在了《蔣兆和畫冊》的顯著位置,由此亦見證了兩位藝術家的親密交往。(周惠斌)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