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為探索變廢為寶的科學治理路徑建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召開專家協商會破解建筑垃圾治理困局

2025年06月19日 08:57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面對城市建設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如何科學治理成為一道必答題。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召開專家協商會,邀請部分政協委員、建筑行業專家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聚焦“高質量推進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主題進行深度協商,為破解建筑垃圾治理困局把脈支招。

今年初,自治區政協將“高質量推進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列入協商計劃。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迅速成立議題組,25位委員、專家應邀參加,確定了16個分題目分別領題開展研究。調研組先后赴疆內外開展專題調研與考察,并委托部分地(州、市)政協、自治區直轄縣級市政協開展協同調研。

專家協商會上,議題組成員緊密結合幾個月來的研究成果,深度建言、積極獻策。

自治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情況如何?“新疆大多數縣市建筑垃圾處置以填埋為主,資源化利用率較低,需求薄弱。”新疆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新說。

分析其中原因,新疆土地資源豐富,各縣市城市周邊荒地、溝壑容易尋找;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產生再生料的直接成本較疆內開采砂石天然建材相比,沒有價格優勢;新疆城市人口較少,建立資源化利用工廠“吃不飽”。

自治區政協委員、烏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局長慕小東表示,“烏魯木齊建了幾座資源化利用廠,目前處置能力不足,因為技術滯后影響了資源回收利用效率和質量。”近年烏魯木齊市就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采取了很多措施,目前仍以填埋方式為主。

慕小東認為,可以采取增加消納場所、提升處置能力、控制環境污染和提高信息化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實現建筑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目標,為烏魯木齊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資源化是處理建筑垃圾的最佳途徑。”王新建議,加快推進自治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強化頂層設計與執行力度,建設再生料應用地方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小型化、移動式等處置裝備技術創新,建立跨區域協同建筑垃圾再生資源調配平臺與物流體系,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鏈良好運行。

是否能從源頭做“減法”?自治區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固體輻射物理研究室主任郭旗建議,應推廣新型建造方式,通過建筑的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構件的工廠化生產,以及裝配式施工,提高物料使用效率,減少現場切割和材料浪費。

用“搭積木”方式蓋出來的房子,在行業內被稱為“裝配式建筑”。近年來,自治區也在智能建造和裝配式建筑推廣方面取得成效,創建了4個國家級、26個自治區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烏魯木齊成為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

剛剛啟用的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航站樓的供油工程,就是自治區首批裝配式建筑十大示范項目之一。

郭旗介紹,新型建造方式的推廣對新疆建筑垃圾治理發揮了明顯作用:烏魯木齊市試點項目建筑垃圾排放量較傳統模式減少約一半,裝配式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降低60%;塔城地區采用裝配式建造牧民越冬房,減少現場廢料70%。

因此,郭旗進一步建議推動自治區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打造一批產業基地,形成本地化產業生態,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力度,培養智能建造人才隊伍,形成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閉環生態。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推進,綠色施工已成大勢所趨。”新疆市政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分院總工梁旭建議,推行綠色施工,合理規劃工地布局、優化施工流程;引入科技手段提高施工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減少人力物力浪費。

“有法可依是當務之急。”自治區政協常委、民建新疆區委會主委馬華東提出,要從自治區層面出臺符合新疆實際的建筑垃圾處置技術標準和規范,探索制定相應信用管理體系,明晰獎懲機制,探索設立“綠鏈發展基金”,實施階梯式生態稅減免政策,調動經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張迎春)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久久toko | 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第36页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