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社會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時評 創客說 樂觀社會 畫里有話 滾動資訊

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報告(2024~2025)》發布: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綠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責任落實

2025年06月20日 17:09  |  作者:楊嵐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楊嵐)近日,南京林業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報告(2024~2025)》(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提出,要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綠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責任落實。

綠皮書分為總報告、評價研究篇、綠色生產力篇、政策研究篇與實踐案例篇五個部分,從多個角度對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展開研究,以期為國家和地方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理論支撐和參考。

綠皮書指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以綠色生產力為引領,強調治污能力和減排技術進步、環境治理制度創新等。這種綠色生產力不僅關注傳統意義上的生產效率,更注重資源高效利用與循環經濟發展。在這一框架下,綠色低碳經濟的內涵得到豐富。綠色低碳經濟不僅是環保產業,而且是涵蓋從生產、消費到資源循環利用各環節的全產業鏈,強調在經濟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綠皮書提出,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推動傳統化石能源依賴型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綠色生產力強調通過減排或治污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例如,制造業可以通過引入新能源技術、智能化設備和綠色設計理念,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同時,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可以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部門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引導與支持至關重要。政府部門應當通過采取支持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措施,激勵控排企業和重點排放單位在綠色技術研發、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加大投資力度。例如,設立綠色信貸、綠色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企業采用環保技術和設備,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模式。同時,政府還應加強對綠色經濟的監管,確保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遵循環保標準,履行環境保護的責任。”綠皮書中提到。

此外,綠皮書認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需要依托綠色資源要素市場。與其他要素市場相比,綠色資源要素市場具有獨特性,即綠色資產是企業的附屬資產。隨著排污權交易市場、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水權交易市場規模逐漸擴大,綠色資源要素市場建設也在不斷推進,削弱了傳統生產方式對要素供給產生的負面影響。綠色資源要素同其他要素相比,在技術創新等方面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綠色資源要素具有可持續性等特征,與傳統能源消費的單一性不同。綠色資源要素可以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消費等環節,能夠促進企業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進而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利益的統一。推動綠色資源要素與其他實體產業結合形成綠色資本,也是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新質生產力不僅能夠直接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升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還能夠促進“三高”型企業向清潔型企業轉變,實現與國際綠色生產經營標準體系的對接。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AV在线播放 |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五月婷婷88亚洲 |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一区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