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統戰時訊 民族宗教 非公經濟 中央社院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黨外知識分子 涉疆涉藏

首頁>統一戰線>黨外知識分子

藺霄麟:“硯”續千年文脈

2025年06月21日 10:46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藺霄麟

藺霄麟(右)與父親在澄清過濾澄泥

在山西新絳縣澄泥硯窯坊內,跳動的柴窯火光映照著一位年輕人的側臉。他手托硯臺,神情專注,仿佛在探尋著千年非遺的技藝密碼。這位年輕人,便是山西省運城市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國家級非遺絳州澄泥硯制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藺霄麟。

絳州澄泥硯始于漢、興于唐,與端硯、歙硯、洮硯并稱“四大名硯”,其制作工藝復雜,需歷經選料、過濾、陳腐、制坯、雕刻、燒制等數十道工序,尤以“火燒水淬”的燒制技藝聞名。

2019年,在韓國學習陶藝多年的藺霄麟,帶著對陶瓷材料學的系統知識回到家鄉,正式接過家族傳承的澄泥硯制作技藝。“選這個專業時,就想著要把老祖宗的東西做下去。”藺霄麟坦言,自幼浸潤在澄泥硯的制作環境中,留學經歷讓他得以從材料科學、設計美學的角度重新審視這項非遺技藝。

回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韓國學到的現代陶瓷工藝與傳統技法融合——他帶領團隊建立標準化泥料配比體系,通過科學記錄窯溫、濕度、進氧量等參數,將五色澄泥硯的燒制成功率從偶然出現提升至60%~80%。“爺爺給我出了‘五色硯’的課題,我花了一年時間試燒黑色,半年試燒紫色,每一窯都記滿了數據。”他指著窯爐旁厚厚的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不同窯位、不同季節的燒制變量。

然而,傳承之路并非坦途。藺霄麟當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與父輩的理念碰撞。“父親想把傳統的窯爐替換成現代設備,認為能提高產量,但我認為用電燒出的硯臺無法展現柴燒硯臺的獨特肌理,更背離了非遺的核心價值。”在歐美同學會組織的活動中,藺霄麟找到了破局思路。“與不同行業會員們的交流后,我明白了傳統與現代可以共生。”如今,他采取“雙軌制”,主品牌絳州澄泥硯堅持100%純手工制作,維系非遺本真性;文創品牌則適度引入現代工藝,開發鎮尺、筆擱等衍生品,擴大文化覆蓋面。這背后,是年輕傳承人在傳統基因與當代需求間的平衡。

在藺霄麟的工作室里,一方方小巧的澄泥硯藏著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的情懷。“我現在把硯臺做小了,價格相對降低,目的是讓更多人愿意來感受硯臺的魅力。”小硯臺做好了,受眾從何而來是藺霄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傳統技藝不能困在窯坊里,現在互聯網直播平臺這么多,你可以考慮做直播。”參加歐美同學會活動時,會員朋友給了藺霄麟啟發。

說干就干,藺霄麟立即決定要搭建一支宣傳澄泥硯的電商直播團隊,把拉坯、雕刻、燒制等工序拆解為可視化的文化敘事展現給觀眾。每月十幾萬元的銷售額背后,是他作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對“活態傳承”的深刻理解,“直播不僅是售貨,更是讓觀眾看見一塊硯臺從泥土到成品的生命歷程。”這種傳播破局,也是他留學韓國學習陶藝時建立的“材料科學﹢設計美學”思維的落地實踐。

作為歐美同學會會員,藺霄麟在積極參與會內交流活動的同時,也時刻在思考如何為歐美同學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未來,他希望能活化自己在非遺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資源,策劃和執行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也希望借助自己搭建的電商直播團隊和銷售渠道,分享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優秀產品,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藺霄麟表示,他將繼續深耕傳統顏色復原,挑戰“一硯五色”的極致工藝,推動文創品牌獨立運營,用現代設計語言解讀非遺,讓絳州澄泥硯走出國門。(本報記者 陳姝延 通訊員 王威)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五码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 尤物久久99精品福利 | 特黄特色三级在线看国产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