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全齡共享繪就美好生活圖景
——北京石景山老山休閑體育公園掠影
盛夏6月的清晨,蟬鳴穿透濃蔭,智能步道上跳動的光斑與運動者的身影相映成趣,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休閑體育公園此時早已醒透。
在1892米長的智能健身步道上,許多居民正在晨跑鍛煉。步道沿途每隔幾百米就設有一臺智能互動大屏,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溫度、穿衣指數、本周運動排行榜等實用信息。居民注冊賬號后,可在運動過程中,觸發人臉識別打卡,實時監測個人運動狀態,記錄自身運動數據;大數據中心進行分析處理和篩選,為使用者提供專業的數據分析、運動指導。“以前想跑步,都沒個好地方,現在家門口有了這么棒的步道,還能隨時看到自己的運動數據,感覺更有動力了。”正在跑步的李先生笑著說。
在室外智能健身區,王大爺正站在體測設備前等待測試結果。一旁智能健身訓練區為不同人群配置了有氧訓練、力量訓練、上肢訓練、下肢訓練或核心訓練等智能運動訓練器材,這些器材不僅能調節運動難度,還能在屏幕上實時顯示消耗的卡路里等數據,以科學數據為依據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運動訓練指導方案。“以前鍛煉都是瞎練,現在有了這些智能設備指導,鍛煉更科學,身體也越來越好了。”看著自己的體測報告,王大爺豎起大拇指稱贊道。
不遠處的棋苑里,幾位老人正圍坐在一起下棋,軌道式中國象棋、國際象棋、五子棋等各類棋盤一應俱全;兒童活動場地則是孩子們的歡樂天地,3至12歲的孩子們在攀爬設施、滑梯、秋千上嬉笑玩耍;太極廣場上,以“太極八卦”圖騰為地面拼花的場地格外醒目,不少居民正跟隨著老師的動作專注地練習太極拳。
有市民向記者反映:“我就住老山附近,這幾年公園變化太大了,在這個天然大氧吧中,老人、小孩、青年人都能有得玩兒,來這兒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僅是周圍的居民,還有從比較遠的地方帶著寵物上這來踏青賞花、露營、喝咖啡、聚會的,公園已經妥妥地聚起了人氣。”
而就在一年以前,公園還不是如今的模樣。2024年,在北京市體育局指導支持下,經多次實地調研、研究會商后,石景山區體育局開展并完成對公園多樣化體育設施的改造。
據石景山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8月,老山休閑體育公園正式進行“全齡友好”體育化改造,公園的定位以“數智健康”為主題,打造集科學健身、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智慧活動空間。新建健身場地,涵蓋智能體測、智能訓練、智能競賽、林間拓展等區域,以及老年人喜愛的太極、棋類功能場地。公園內體育場地設施分布更為均衡,更能滿足全齡段運動健身需求,且動靜分區合理,與公園現有景觀風貌有機融合。
“現在這片空地已經變為老年人跳廣場舞的區域,原來規劃是兒童活動場地。”石景山體育局公園建設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最終落地的建設方案吸納了周邊社區多位居民的意見建議,根據大多數居民此前使用習慣和具體需要,建設團隊在最初方案的基礎上重新調整設施位置和配置,而這種“聽民意再落筆”的細節也貫穿了建設全過程。
如今,老山休閑體育公園已然成為周邊居民離不開的生活“標配”。從牙牙學語的孩童,到白發蒼蒼的老人,大家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與健康。它不僅是一個公園,更是一個凝聚人氣、傳遞健康生活理念的溫馨家園,見證著居民們邁向高品質生活的每一步。(本報記者 楊嵐)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