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會議新聞
共謀高水平對外開放
6月23日下午,聚焦“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議題,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第七專題第1小組的全國政協常委、列席參會的全國政協委員與商務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有關部門同志展開深入交流,圍繞國際消費、跨境物流、區域融合發展等問題,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凝聚智慧與共識。
跨境寄遞物流體系是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近年來,我國郵政快遞業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在搭建跨境物流網絡、拓展國際業務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對比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些薄弱環節。”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郵政局原局長馬軍勝說。他建議,要加強宏觀戰略引領和政策保障,將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重點舉措和保障政策。要強化跨境寄遞全鏈條服務能力建設,鼓勵投資建設關鍵節點的貨運和寄遞物流樞紐。同時,要著力培育壯大全球寄遞物流經營主體,對標國際一流企業,強化資源整合,加快數智化轉型,優化服務網絡,拓展業務市場,不斷增強全流程全鏈條的核心能力。
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等各區域多樣互補的開放功能,成為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支柱。
“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之一。”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海南省委會主委侯茂豐說。圍繞如何助力海南搶占國際消費市場制高點,他建議海南要加快推進各項封關前準備工作,盡快出臺貨物進出“一線”“二線”和島內流通稅收政策配套管理辦法,明確“零關稅”貨物具體管理措施。延伸“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的國際化功能,通過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免稅政策的實施,形成購銷相長、培育和擴大海南消費市場的良性循環。
來自香港的譚錦球常委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助力國家對外開放。他建議,要推動國家頂層設計與香港主動作為的雙向奔赴、互促共進,支持香港增強人民幣貿易融資能力。鼓勵內地省市善用香港貿易融資優勢,用好香港國際推廣平臺“走出去”,鼓勵內地省市和香港拼船出海、加大對外投資力度。
強化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互聯互通與協同發展,便利各類生產要素流動,是粵港澳大灣區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來自澳門的張宗真常委建議,要進一步發揮澳門在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的獨特優勢,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率先試行“澳門標準﹢內地監管”融合模式,構建規則對接試驗區,創新人才要素流動機制,加快推動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融合發展。(本報記者 劉彤)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