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陜西寶雞市政協:深挖“土”資源 放大“特”優勢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促進全市城鄉融合發展,日前,陜西省寶雞市政協在開展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委員們從多個維度深入剖析城鄉融合發展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縣域強則寶雞強,縣域興則寶雞興。據統計,當前該市73%的土地面積、44%的常住人口和40%的經濟總量都在縣域,縣域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樞紐和依托。寶雞市千陽縣政協副主席岳云菊提出,要壯大首位產業,深入落實“一縣一策”。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著力培育壯大縣域特色主導產業,深挖“土”的資源,放大“特”的優勢,推動農產品加工、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提質量、上水平,實現城鄉產業互補互促、融合發展。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需求。市政協委員郝銀俠表示,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改善醫療設施設備條件,提高醫務人員業務水平;優化城鄉醫療衛生人才交流機制,鼓勵城市醫務人員到農村服務;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
促進共同富裕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涵。市政協委員曹銘元建議,要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同帶動農戶增收掛鉤機制,引導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與農戶等緊密聯合與合作,通過保底分紅、入股參股等方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針對群眾增收渠道不多、農村電商發展緩慢等問題,委員們建議,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民宿經濟、林下經濟,拓展增收渠道,壯大富民產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在生產互助、技術服務、托管耕作、電商銷售等方面抱團發力、互補共贏。
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加強基層治理、注重凝聚人心是重點。眉縣金渠鎮黨委書記剌智華建議,要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帶頭人和班子隊伍,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完善信息溝通、訴求表達、矛盾調解、協商議事等制度機制,引導村民自己“議事、說事、主事”,形成互動式、合作型治理模式。
針對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相關部門負責人回應,接下來要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把更多資源力量配置到產業就業上,積極引進就業容量大的產業項目,促進農民就近就業增收。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別是發揮好聯農帶農作用,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市政協主席劉其智表示,希望委員們發揮專業優勢,持續圍繞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多謀創新之舉。緊扣關鍵做強縣域經濟,以更實舉措推動全市城鄉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完善機制強化統籌協調,以改革創新激發城鄉融合發展強勁動能,為推動全市城鄉融合發展貢獻智慧力量。(通訊員 朱銘 李哲宇 本報記者 路強)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