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高壩巍峨 托舉幸福江河的夢想

2025年06月24日 16:25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6月24日電(石正言)中國是河湖大國,大江大河沖刷勾勒出廣袤中國的地理地貌,也塑造影響著東西南北差異巨大的經濟格局和社會民生。

從攀枝花到宜賓,金沙江穿橫斷山脈云貴高原而出,憑高山險川造就了獨特的多民族文化,也因交通阻隔極大制約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籌區域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民生為上、治水為要,解決好西部大江大河的治理、開發和保護,是實現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回答中國式現代化西部之問的必然課題。

進入新時代,以三峽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治水人秉承筑壩為民、治水興邦的理念,在金沙江下游相繼建成投產了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四座巨型水電站,譜寫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中國江河治理的全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對烏東德、白鶴灘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作出指示批示,寄予三峽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更好造福人民”和“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更大貢獻”的殷殷囑托。將大江大河建設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這是新時代江河治理的價值取向,也是金沙江大國重器的使命擔當。

“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在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中國式現代化藍圖里,有中國人民的幸福未來,也有幸福江河的光明前景。今天,讓我們重溫領袖囑托,立高壩之巔回望金沙江,感悟中國江河之治的經驗智慧,探尋幸福江河該有的模樣。

微信截圖_20250624085900

(一)

“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這樣強調。

我國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戰略位置重要,但由于地理、歷史等原因,經濟社會發展長期低于全國水平。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金沙江下游水電基地尚未開建之時,西部12省市人均GDP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9%。而金沙江下游干流所涉及的川滇兩省7市(州)27縣(區)尤為明顯,相當長時間內人均GDP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40%。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的困難之點不在東部,而在西部。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這既是對經濟發展階段的戰略判斷,也是破解不均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的戰略部署。西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務之急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生產方式深刻變革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大型水電項目具有投資周期長、現代技術密集、產業帶動廣的特點,金下四座電站總投資近5000億元,極大拉動了地方投資、就業、稅收和經濟總量增長。工程建設期間,金下四座電站周邊區域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顯著高于同期全國水平。重點移民區縣移民二三產業就業率超70%,大多數移民取得了初級及以上職業技能,水電移民走出大山走進城鎮,延續了數千年的簡單農業生產向現代化生產方式深刻轉變,庫區經濟結構得以重構。

現代化產業體系奠定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電站建設者勇攀科技高峰,300米級特高拱壩智能建造、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機組等領跑全球。水電產業的高技術集成對區域制造、運輸、建筑、社會服務等產業發揮明顯帶動作用,并催生出新能源和現代農業等區域特色產業。從大國重器到“德陽制造”,西部老工業基地一躍成為世界級重大裝備制造基地;金下清潔能源基地風光水儲齊發,農業主題園、旅游特色鎮方興未艾。金沙江山高水遠的區位劣勢一躍變為資源獨特的產業優勢,良好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

服務國家戰略重塑區域高質量發展格局。經濟運行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經濟循環越暢通,區域和城鄉間越能實現高水平供需平衡。金下水電基地是中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和戰略水源地,對實現能源強國、科技強國、美麗中國和平安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水電開發推動西南區域在更高層面、更大范圍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加大與中東部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流通。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金沙江正崛起為西部開放開發的新高地。

今日金沙江,生產發展、產業興旺,正以高質量發展的底氣能力奔赴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國夢想,這便是幸福江河該有的模樣。

(二)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共同富裕不是部分人富裕,而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其中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是避不開的發展難題,而農村地區又是重中之重。

我國西部地區,歷史上以農牧業為主要產業,農業人口占比居中東西部之首,少數民族人口更是占到全國的70%以上,而居民可支配收入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作為曾經的脫貧攻堅主戰場,西部地區今天依然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工作最前沿。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道出了老百姓對經濟規律的樸素認知。金下四座電站庫區2座縣城、37座集鎮、138個集中居民點、1045公里高等級公路的有序建設,整體性重構了區域城鄉布局;移民搬遷安置過程中興建復建了一大批供排水、輸配電、學校幼兒園和醫院等重要基礎設施,促進了庫區社會公共事業長足發展,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跨越式升級改善。水電移民搬遷創造性轉化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城鄉協調發展有了鮮活的樣本。

“業者,民生之本,國之棟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金下水電基地建設和運行期間,催生了當地電商物流、民宿經濟、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約58%的農村移民轉向為非農就業,暢通的交通、良好的生態又孕育出藍莓、鮮花、魔芋等生態農業,從“靠天吃飯”到“產業致富”,農民就業增收有了生動的實踐。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能夠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的精神動力。金沙江下游獨特自然景觀和多民族文化交相輝映,保護民風民俗、倡導文明新風是水電站開發的文化準則。因地制宜的城鎮文化規劃、各具民族特色的“互嵌式”移民居民點,隨處可見的文化活動室,沒有物管的智慧社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鄉村文明新形態有了真實的寫照。

今日金沙江,人民安居樂業、村鎮氣象萬千,正以滿滿的文化自信奔赴物質豐富、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這便是幸福江河該有的模樣。

(三)

“資源開發利用既要支撐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也要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根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水和諧,強調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謀劃國土空間開發。

西南區域江河密集、可開發水資源豐富,但特殊地理氣候條件又決定了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受坡地種植、不合理開采礦產等傳統生產方式的影響,歷史上資源利用效率低、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問題十分突出。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實現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均衡,可持續發展是關鍵。

水電是清潔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綠色工程屬性。除了清潔能源固有的減污降碳作用,還能通過防洪抗旱、補水灌溉、綠色航運等綜合功能發揮,調節修復在自然發育和人類活動中已經失衡的江河生態。四座電站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清潔能源驅動綠色發展轉型。能源和交通是綠色發展的重要領域。金下四座電站多年平均發電量約1900億千瓦時,可替代標準煤572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732萬噸,對雙碳轉型和流域綠色發展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梯級水庫蓄水極大改善了庫區通航條件,水運節能降碳潛力進一步發揮。大基地開發聚集清潔能源規模化優勢,優化了區域能源和產業結構,擦亮了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

系統治理守護流域生態安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需要以敬畏之心尊重守護。金沙江四座電站開發堅持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生態環保理念,從“環境友好型”施工區建設到金沙江珍稀動植物增殖放流和遷地保護,從庫區水文泥沙地質監測到流域生態調度……三峽人以系統思維和現代技術呵護江河中的每一個生命,讓千古金沙健康流淌。

協調發展促進人水和諧共生。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彼此依存、相互促進。金下梯級水庫總調節庫容超200億立方米,有力提高了川渝河段和長江中下游防洪能力和生產生活用水條件。金下四座電站所有移民遷建居民點均實現了污水處理、垃圾集中處理、廁所無害化改造和生活用能清潔化四個100%,極大改變傳統方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綠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今日金沙江,高峽平湖、水綠山青,正以人水和諧的理念情懷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綠色家園,這便是幸福江河該有的模樣。

大江大河是中華民族的千秋血脈。現代化的中國之治離不開江河之治,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幸福江河的流淌滋養。

一條幸福的江應該是什么樣子?國家江河戰略作引領、“幸福河湖”建設規劃作答,描繪了這樣的圖景——河安湖晏、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宜居宜業、人水和諧。

站在高壩之巔,今日金沙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兩岸人民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正走向因江河而繁榮興盛之路,這就是幸福金沙面向未來奔涌的方向。

編輯:錢子鈺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婷婷婷婷色五月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