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資訊
從“治理洼地”到“模范集體”
——上海奉賢區西渡派出所實現基層治理“逆襲”的故事
在上海奉賢區北部的西渡街道,一場基層治理的“逆襲”在30.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動演繹。
這里曾是全區治安管理的難點區域,11.7萬實有人口中,外來人員占比高達七成——既有舊改搬遷的市區居民、科技園區的上班族,也有大量流動務工人員。復雜的人口結構、迥異的生活習慣交織,曾讓區域安全滿意度長期位列全區末位。
然而,變化悄然發生。如今,西渡的安全滿意度已躍升至全市前列,今年5月9日,西渡派出所更是榮膺“上海市模范集體”稱號。這場華麗轉身的核心密碼,正是該所創新探索的“熟人社區+數智楓橋”治理模式——以科技之力筑牢安全防線,以鄰里之情融化陌生堅冰。
“
科技的力量,為西渡的治理蝶變插上了強勁翅膀。步入連城商圈,智慧管理平臺2.0版的三維地圖實時跳動著數據。580套智能感知設備如同永不疲倦的“電子衛士”,24小時捕捉著高空拋物、電路異常、燃氣泄漏等隱患。去年夏天,系統精準預警一家商鋪電路過載險情,工作人員5分鐘內到場處置,成功避免一場火災。
科技的溫度更精準呵護著老年群體。在鴻寶一村,83歲的獨居老人李奶奶輕撫手腕上的智能手環:“上個月夜里頭暈,一按按鈕民警就來了!”這源于派出所在處理獨居老人家中跳閘警情后的深度回訪,發現轄區存在40多處類似隱患。隨即,派出所聯合安監、消防等部門,為獨居老人配備了智能手環、煙感報警器和“一鍵呼叫”裝置,并安裝了能監測用水異常的智能水表電表,讓科技守護更有溫度。
在居民手機里,“熟西警事”小程序正重塑社區自治生態。這款派出所自主研發的“指尖警務室”,讓居民可通過隨手拍攝消防通道堵塞等隱患,觸發“上傳—派單—
在化解復雜社會矛盾方面,“熟人力量”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去年1月,“熟人反詐宣
漫步今日西渡,一幅“三多三少”圖景生動鋪展: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多了,鄰里爭吵少了;智能安防設備多了,侵財案件少了;真誠笑臉多了,警笛聲少了。“平安建設不是一道可有可無的選擇題,而是我們必須答好、必須答優的必答題。” 西渡派出所所長馮崗的話語擲地有聲。(方皚冰 顧意亮)
編輯:錢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