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大會發言
李世杰常委代表民建中央的發言:完善多元化投入增長機制 加速未來產業培育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奔涌,未來產業正成為重塑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未來產業具有孵化培育長周期、高風險與戰略性特征,需要更加多元化、可持續、高效協同的投入增長機制,為此建議:
一、 強化政府戰略引導,構建分段接力投入體系。政府需發揮“戰略規劃者”與“生態構建者”作用,精準匹配未來產業發展各階段需求。提高財政基礎研究投入比重,并鼓勵企業、社會資本通過科學基金、捐贈等方式參與投資。支持地方結合產業優勢與中央共建概念驗證中心、中試熟化平臺等,鼓勵龍頭企業建立共性技術開放研發平臺。積極運用科創債等工具提供多元市場融資,適度放寬盈利要求,暢通社會資本退出路徑。
二、 創新市場資本參與模式,激發全周期投資活力。推動“貸款﹢外部直投”“投貸保擔聯動”等科創服務模式,為企業初創、成長和擴張提供全周期資金支持。推動金融服務創新,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和證券化“三位一體”機制,激活科技要素價值。支持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私募股權機構發行長期限科技創新債券,形成股債聯動的綜合支撐體系。對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創新領域,創新“風險分層定價”工具,允許社會資本通過“優先收益權﹢認股權證”組合獲取合理回報。
三、 深化制度創新,釋放多元資本動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引導“耐心資本”放心投、長期投。健全政府引導基金容錯機制,實施中長期股權投資綜合績效評價,建立“盡職免責清單”,明確技術路線變更、階段性失敗等容錯標準,讓國有創投機構成為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力量。放寬養老金、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進入創投基金和私募股權市場的限制。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許科研機構以技術入股方式與社會資本共建產業化平臺。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