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上海市政協: 以“上海方案”助企“服務全球”
從2023年的“建‘一帶一路’謀合作共贏”到2024年的“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企業高質量‘走出去’”,再到2025年中國企業“走出去”系列研討會的精彩呈現,上海市政協深耕12年的“走出去”系列伴隨著中國企業不斷創新“走出去”的模式、豐富“走出去”的內涵,也迎來了“一紀”的大生日。
中國企業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關注這一趨勢的委員們在研討會上提出:以“上海方案”助力中國企業“服務全球”,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地與世界合作。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陳群表示,市政協一直高度關注高水平對外開放相關工作,圍繞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加快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助力企業走出去等課題,多次開展調查研究,為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言獻策,推動相關政策優化完善、高效落地,“走出去”系列研討會都予以了進一步展示和推動。
早在2013年,上海市政協外委會與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同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舉辦了第一屆“中國企業走進歐洲”論壇,圍繞宏觀經濟形勢、中國企業的機會、挑戰、對策進行專題研討。此后,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上海市政協等先后加入主辦行列,“走出去”系列研討會以走進歐洲、走進美國、走進拉美、走進非洲、走進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等為主題,通過形式多樣的研討和對話,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助力。
對于落實“上海方案”,市政協委員譚黎敏的關注點在于搭建標桿性“出海”服務平臺,有力夯實科技民企“出海”底氣。譚黎敏期盼上海可以打造企業出海的“語料庫知識庫”,通過搭建經驗分享平臺,將先行出海且成績斐然的國企、民企等標桿企業納入服務典型案例,打造出海經驗的大模型。
中國企業在新一輪出海潮中,面臨的制裁、訴訟、行政執法日益增多,委員們在“上海方案”中闡述了打造面向全球的亞太仲裁中心的構想。市政協常委游閩鍵建議在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國際爭議解決中心,吸引更多境外爭議解決機構和外國仲裁員到上海,推廣臨時仲裁,使上海成為涉外案件爭議解決首選地。
在市政協委員鐘永喜看來,“上海方案”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方案,是上海企業用好全國,乃至全球資源配置,發展而成的方案,可以是本土企業發展出來的方案,也可以是與外地企業、外國企業合作的方案。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以先形成內地版,再帶到海外,開發國際版。
連續12年的“走出去”系列研討會始終發出同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企業將以更開放的姿態參與國際競爭。
下一個12年,無論是研討會的關注點,還是委員們的智慧凝聚也將始終如一,以“上海方案”助力企業“服務全球”,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企業的硬核實力與責任擔當。
(本報記者 顧意亮)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