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xié)商議政>政協(xié)動態(tài)
共同開辟中歐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
“歡迎各位使節(jié)參觀人民政協(xié)光輝歷程展!”6月24日下午3點半,中國政協(xié)文史館展廳涌動著熱烈的氣息。隨著講解員一聲熱情的問候,歐洲國家駐華使節(jié)“進政協(xié)”活動拉開帷幕。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中國高度重視發(fā)展同歐盟以及歐洲各國關系。5月6日,習近平主席在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互致賀電時指出:“中國和歐盟是全面戰(zhàn)略伙伴,也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建交50年來,雙方各層級、各領域交往密切,對話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有聲有色,多邊協(xié)調卓有成效。中歐關系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雙邊關系之一,為增進中歐人民福祉、促進世界和平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全國政協(xié)開展對外交往的重要品牌活動,此次“進政協(xié)”活動邀請了來自32個歐洲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參觀交流。這也是全國政協(xié)今年舉辦的第一場“進政協(xié)”活動,意義非凡。
使節(jié)們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人民政協(xié)光輝歷程”展。展陳的一幅幅老照片,以及珍貴的文獻檔案、影像資料、實物模型,濃墨重彩地展示了人民政協(xié)的偉大歷程。
“我們的展覽分為協(xié)商建國、同舟共進、歷史轉折、世紀跨越、發(fā)展新篇、新時代新貢獻六個部分”“這段影像展示了1949年6月,新政協(xié)籌備會成立的過程”“這里展示的是當年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時,從征集到的2992幅國旗圖案中選出的38幅,編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供全體代表討論”……講解員翔實生動的講述吸引了使節(jié)們凝神駐足,認真傾聽。看到感興趣的照片,使節(jié)們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展覽內容很豐富,讓我深刻了解到中國政協(xié)的光輝歷史!”葡萄牙駐華大使保羅·納西門托由衷感慨道。
“這次展覽非常有意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拉脫維亞駐華大使卡爾利斯·埃亨包姆斯說。
“沉浸式”的觀展讓使節(jié)們意猶未盡。緊接著,參觀結束后,使節(jié)們來到全國政協(xié)禮堂會見廳。在這里,一場圍繞“深化文明互鑒 凝聚合作共識”的主題座談會即將開始。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共同挑戰(zhàn)、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站在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習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應對全球挑戰(zhàn)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寶貴的穩(wěn)定性和正能量,具有積極深遠的時代意義。
座談交流中,雙方與會人員的共識是,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轉型的關鍵時期,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這既符合中歐雙方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這次‘進政協(xié)’活動恰逢其時!今年是瑞中建交75周年。瑞中兩國交往合作源遠流長。作為歐洲大陸第一個和中國簽署自貿協(xié)定的國家,瑞士與中國有很多合資企業(yè),合作非常頻繁。”瑞士駐華大使白瑞誼在致辭中說。“瑞士駐華大使館每年都會受邀列席中國全國政協(xié)全體會議。協(xié)商機制在瑞士和中國都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機制不僅能助力政府科學決策,也能讓公民更認可這些決策。”
數字經濟、綠色轉型、氣候變化、人文交流……與會人員緊扣座談主題,圍繞關切領域深入交流,在思想共振中凝聚合作共識。
曾在歐洲國家工作多年的全國政協(xié)外事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李飛在發(fā)言中表示,中歐交往的深厚生命力源于兩大文明的和合共生。中華文明崇尚的“和而不同”與歐洲文明主張的“多元一體”異曲同工。他認為,國際形勢越是嚴峻復雜,中歐越要秉持建交初心,堅持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定位,加強各領域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以中歐關系的穩(wěn)定性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全國政協(xié)委員、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張軍在發(fā)言中表示,筑牢中歐關系基礎,最重要的是夯實民意基礎。他還建議,要用好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辦好中歐文化年、旅游年。同時,還要促進創(chuàng)新合作,釋放增長動能。“要為深化交流合作創(chuàng)造更好條件,相互借勢而不是相互筑墻,在世界經濟轉型中攜手共創(chuàng)新機遇。”
西班牙駐華大使貝坦索斯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做了認真準備。她非常關注如何進一步促進不同國家之間的人文交流。“近幾年,歐盟國家和中國在教育、媒體等領域開展了很多交流。西班牙是愿意擁抱多樣性的國家,這也讓我們和中國走在一起。”貝坦索斯在發(fā)言中說道:“語言是傳遞文化價值觀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助于深化兩國之間的文明交流互鑒。我來到中國后驚喜地發(fā)現(xiàn),兩國大學間有很多學生交流項目,這類互動不僅搭建起教育領域的對話橋梁,更切實推動著兩國在學術理念、人才培養(yǎng)等層面的深度交融。”
保加利亞駐華大使安德雷伊·特霍夫認為,古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文明交流的杰出范例,從中可以了解到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故事。“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全球文明倡議中所強調的那樣,我們要以寬廣的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于人,不搞意識形態(tài)對抗。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相互學習有助于增進信任與合作,從而為人類發(fā)展提供重要動力。因此,我們應鼓勵跨文明對話和民間交往以消除誤解。希望各國都能秉持開放和包容的精神,將文化多樣性轉化為合作的基礎。”
“中歐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fā)展階段不同,但雙方尊重彼此人民選擇的政治制度和發(fā)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在相互學習借鑒中共同進步,這是中歐關系發(fā)展最寶貴的經驗,也是未來雙方關系行穩(wěn)致遠最根本的保證。”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盧沙野在發(fā)言中分享了對未來中歐關系的思考和展望。他表示,今年中歐之間將開展各個層級各個領域的多種交往,外交部將繼續(xù)支持全國政協(xié)及所屬機構同歐方各界人士、媒體、智庫開展更多對話交流,增進了解和信任。
……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座談交流接近尾聲。此次“進政協(xié)”活動即將圓滿結束。這是一次難忘的夏日之約,大家期待下次再見。
助力加強同歐洲各國的對話交流與務實合作是全國政協(xié)對外交往的一項重要任務。“愿以此次‘進政協(xié)’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密切同各位使節(jié)朋友的往來,助推中歐各領域對話合作,為開創(chuàng)中歐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提供更多正能量!”主持座談交流的全國政協(xié)外事委員會委員王民的結束語,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本報記者 劉彤)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