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動態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
中國援外培訓涉及一百八十余個國家 累計受益五十余萬人本報訊(記者 修菁)盧旺達學員憑借在中國學習的菌草技術,回國帶動當地5萬多名農民脫貧致富;伊拉克學員把從中國學習的“草方格”治沙模式帶回本國,取得積極治沙成效;阿富汗學員使用從中國學習的救援現場指揮、部署和避險知識,成功避免了喀布爾爆炸第二次事故的發生……
今年是新中國援外75周年,6月27日在京舉行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李明介紹了中國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計劃。
“中國為全球180多個國家和組織開展了約1.5萬期培訓項目,覆蓋17個領域100多個專業,開展500余期治國理政專題培訓,累計培養各類人才50多萬名,有效提升了各國相關領域的發展能力,成為中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李明介紹說。
與此同時,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還全力服務元首外交,積極配合落實中方在中國—中亞峰會、中拉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多雙邊場合對外宣布人力資源開發合作的舉措,自去年中非論壇北京峰會以來,已為非洲國家累計培養約1.5萬名各領域人才;為上合組織有關成員國培訓各類人才3萬余人;未來兩年中國將為中亞國家提供3000個培訓名額,為中亞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領域人才;將在2025至2027年向拉共體成員國提供1萬個來華培訓名額。
李明介紹,近年來,中國在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方面同各國發展機構和國際組織加強團結合作,積極探討與一些發達國家以及國際組織開展三方聯合培訓,匯聚優勢資源,共同促進發展中國家能力提升。“未來,中方將繼續加快建設多領域、多方位、立體化的國際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體系,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理念和發展經驗,為推動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中國力量。”李明表示。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