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護版權 承薪火
——江蘇蘇州吳中區政協助力非遺工藝版權保護見實效
“要成立公益版權產業聯盟,整合資源構建保護協同網絡,加強行業自律,制定規范和公約。”“要開展法律服務進文化基層公益活動,向手工藝從業者提供版權登記、維權咨詢等服務。”日前,一場以“非遺工藝版權保護”為主題的協商議事活動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蘇州工匠園展開。委員們踴躍發言,為非遺版權保護建言獻策。
吳中區作為蘇作工藝的核心承載地,文化底蘊深厚,非遺資源豐富,擁有核雕、玉雕、蘇繡等10大傳統工藝門類、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4項、國家級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67人。在市場不斷拓展的當下,非遺工藝的版權保護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侵權認定困難、維權成本高昂等問題,壓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肩頭,嚴重打擊了工匠們的創作積極性。
活動現場,吳中區法院、檢察院、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職能部門現場回應,表示將持續推進“正版護航計劃”,聯合電商建立侵權商品監測與下架機制,構建“監測—取證—訴訟”維權體系,為非遺傳承保駕護航。
近年來,區政協圍繞“非遺工藝版權保護”積極行動,組織政協委員走訪基層一線,與傳承人面對面交流,精準把握非遺版權保護中的痛點與難點,形成針對性提案與建議20余件(條),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成立“非遺傳承委員工作室”,充分發揮委員自身行業優勢,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提供版權保護的咨詢與服務,助力傳承人增強版權保護意識,提升版權運營能力。此外還開展了“非遺進校園”“工藝版權保護普法講座”等各類非遺傳播與版權保護活動,為吳地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工藝版權保護貢獻政協力量。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吳中區在非遺版權保護方面成果初顯,現已建成3個版權工作站,累計完成版權登記服務3.35萬件,發放版權登記證書1.99萬件,為相關著作權人提供版權咨詢500余次。同時,吳中區不斷強化版權政策保障,出臺多項扶持政策,近3年來累計發放版權扶持資金178.49萬元。
區政協主席許振華表示,將進一步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持續深化協商議事工作。緊密圍繞非遺工藝版權保護等關鍵議題,通過搭建多樣化協商平臺,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為非遺工藝版權保護筑牢堅實防線,助力非遺在新時代綻放光彩、續寫華章。
(通訊員 朱寒馨 記者 江迪)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