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河北棗強縣政協、檢察院落實“提案—線索”雙向轉化機制
“政協+檢察”守護糧食安全“以前的‘非糧化’地塊,現在全部恢復成高標準農田了。”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檢察院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高標準農田整改效果進行“回頭看”。走在田間地頭,大家進一步認識到高標準農田整改的重要性。這與縣政協的一件提案密切相關。
2023年冬天,縣政協委員撰寫提案反映,有的村莊高標準農田存在“非糧化”問題。根據縣政協與縣檢察院建立的“提案—線索”雙向轉化機制,縣政協將這件提案提供給檢察機關。接到線索,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實地調查發現,該村大片農田被用來種植林木和金銀花,未用于糧食生產,侵害了耕地資源。
2024年1月,縣檢察院依法啟動立案調查程序,核實了該村160余畝高標準農田被流轉種植樹木、金銀花的違法事實。2024年2月,縣檢察院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及屬地政府,召開督促規范高標準農田建設聽證會,會后向屬地政府公開送達檢察建議,督促其切實履行耕地保護監管職責,恢復有關地塊耕種條件。
該案依法終結后,縣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團隊決定對全縣高標準農田來個“大體檢”,與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合走訪11個鄉鎮,對23萬多畝高標準農田逐一排查,除了“非糧化”,還發現噴灌設施、機耕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縣檢察院依法對相關行政部門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立案調查程序,通過走訪調查固定證據,并向相關行政機關送達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強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全方位監管。相關行政機關立即行動,使全縣2024年新建和改造的5萬余畝高標準農田得以規范建設。(本報記者 高新國)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