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創新驅動發展農業向新而行

2025年07月01日 09:38  |  作者:李佳珊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種業創新中心、智慧農業示范園、旱區農業節水技術與裝備田間展、鄉村振興示范村……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的參觀考察團走進陜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農業新景象被清晰勾勒出來。

近日,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實施意見》,推進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農業科技創新在農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驅動作用,是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

科技賦能農業生產新圖景。植物工廠42天的快速育種周期,整個生產過程僅需要4—5名工人;集裝箱式植物工廠可以在高寒高海拔、沙漠戈壁及偏遠海島等非可耕地區正常生產;葉菜種植已實現全環節自動化生產,每天可采收6400棵生菜;深藍智慧漁業示范中心秉承“南魚北養”理念,年產值約200萬元,構建旱區漁業現代化設施養殖樣板……這都體現了對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顛覆。從“靠天吃飯”到“智慧耕耘”,從“經驗農業”到“數字農業”,充分彰顯農業科技的澎湃活力,涌動著創新升級的強大動能。

模式創新拓展農業發展新路徑。“全世界每7個蘋果、每4個獼猴桃中就有1個產自陜西?!标兾髂壳耙研纬啥鄠€農業強縣,瓜果育種為充實農民錢袋子發揮了顯著作用。洛川蘋果憑借地理標志聞名全國,富平柿餅通過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定邊馬鈴薯以“一縣一策”形成產業集群……種種案例無不證明農業發展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生產環節。發力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建設國家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從“各自為戰”到“集合發力”,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人才引領注入農業發展新活力。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農業人才要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既能在田間地頭揮灑汗水,也能在實驗室中潛心研究。還要深化產教融合,推動院校與農業龍頭企業聯動,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實施以大學為依托的農科推廣模式,與500多個地方政府或龍頭企業建立科技合作關系;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校外產學研基地29個;350個楊凌農業科技試驗示范站遍布中國18個省區;1200萬人次農技人員、50萬名職業農民在楊凌接受培訓……這些數據背后,是對農業人才重視程度的提升,更是對農業創新未來的長遠投資,集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和推廣服務于一體的國際人才教育培養格局已全面形成。

從智能設備到田間地頭,科技、模式、人才創新如同三駕馬車,驅動著農業不斷向新而行,為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編輯:李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图片另类在线日韩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