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主席論壇
以協商之力賦能基層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秉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理念,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提供了制度化平臺,有利于促進科學決策、有效施策,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政協準確把握政協性質定位,通過一系列務實管用、卓有成效的協商實踐,為縣域基層社會治理貢獻了政協力量。
提高站位,把準正確方向。太康縣政協深刻認識人民政協制度和人民政協組織的政治屬性,突出黨建引領,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協商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助力基層社會治理行穩致遠。
創優機制,崇尚創新增效能。太康縣政協組織開展“作表率,走在前,我為家鄉做貢獻”活動,組織引導委員發揮各自優勢,服務基層治理、民生改善、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社會公益,助力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靈活協商方式,在村委村室、田間地頭、村頭巷尾開展協商,就近就地、方便快捷;推行“4﹢N”協商機制,由政協委員、鄉鎮包村干部、村黨組織、群眾代表和利益相關方代表共同參與協商,在協商中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增進共識,解決問題。
服務大局,把握著力重點。當前農村社會結構形態發生顯著變化,村莊“空心化”現象較為嚴重,為基層社會治理帶來一些新矛盾、新問題。太康縣政協深入基層一線,大興調查研究,充分認清農村社會的階段性特點,圍繞黨委政府工作重點、民生事業難點、社會關注熱點,對準“靶心”確定議題、開展協商、提出建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基固本,提升協商能力。太康縣政協高度重視履職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對委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委員把握政策、聯系群眾、調查研究、協商議政的能力,做“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政協人;開展“書潤初心”委員讀書系列活動,鼓勵委員“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引導委員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培育基層協商文化,編發政協文史資料,舉辦節日展演活動,在鄉鎮、村組、社區開展協商民主理念宣傳,營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濃厚氛圍。
講求實效,注重成果轉化。為確保協商成果轉化落實,實行協商建議清單化管理,分級分類交辦、督辦、反饋、評價;明確相關部門辦理責任,通過調研視察、民主監督等方式跟蹤問效;強化考核激勵,將協商成效納入相關部門、鄉鎮工作綜合考評體系以及委員履職檔案,激發各方重視協商、用好協商的內生動力;加強典型宣傳,總結上報好信息、好經驗、好事跡,提煉以政協協商成功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生動案例,講好太康協商故事。
(作者系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政協主席 朱希炎)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