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張光年與抗日救亡劇團

2025年07月02日 09:45  |  作者:陶光勝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張光年筆名光未然,是我國著名詩人、文藝活動家、文藝理論家、戲劇家。他創作了《黃河大合唱》《五月的鮮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時期,他以筆為槍,以舞臺為陣地,把戲劇作為挽救民族危亡的有力武器,宣傳和動員各界民眾積極參與到抗日救亡的時代洪流,奏響了氣貫長虹的愛國主義壯歌。

秋聲劇社的回響

張光年早年在湖北光化老家從事革命活動,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年,他還不到16歲。1933年2月,張光年通過考試插班進入中華大學中文系一年級下學期學習。

中華大學創辦于1912年5月,位于湖北武昌,是中國近代較早成立的私立大學。后來逐步成為武漢地區的革命熔爐,培養、輸送了一大批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女。

在中華大學校園中,學生組建了各式各樣的學生社團,進步社團秋聲劇社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雜志《中國學生》評論道:“有一點是可以注意的,即在華中文藝界已奠定了相當地位的秋聲劇社,其主要分子多為該校同學。”

九一八事變后,一批進步學生在中華大學校園內外發起了一場場抗擊侵略、救亡圖存的活動。張光年上大學之前就已經入黨,1930年湖北光化一帶的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后,他與黨的聯系中斷,暫時失掉了黨組織關系,但他依然像一個共產黨員那樣戰斗。張光年曾回憶說:“九一八事變后,我在武漢參加進步的文化活動,先后組織過兩個劇團,搞一些文藝演出。”秋聲劇社是“兩個劇團”之一,成立于1934年,由張光年組建并擔任社長。

秋聲劇社的骨干成員很多是在校學生,也有從上海、安徽遠道而來的程南秋、劉巍等戲劇愛好者。在繁忙的學業之余,張光年帶著大家投身于戲劇運動。劇社剛成立兩個多月,就于1934年12月進行了首次公演,極大鼓舞了劇社成員。旋即,秋聲劇社于1935年3月進行了第二次公演,并在武漢文藝界嶄露頭角,演出的劇目深受好評。

秋聲劇社為武漢救亡戲劇運動播撒了火種,在其影響下,省女師劇社、歌笛湖劇社等陸續成立,推動了武漢戲劇運動的發展。

拓荒劇團的吶喊

1936年春,張光年離開中華大學,秋聲劇社逐步解散。當年5月初,張光年和朋友們在武漢一同組織了“拓荒劇團”,他再次被推舉為團長,原秋聲劇社的很多社員轉至拓荒劇團繼續戲劇事業。

拓荒劇團成立后,張光年等人非常興奮、干勁十足,想在最短的時間內面向全社會舉辦一次公演,立志要上演幾個有國防意識的劇本,進行救亡動員和抗日宣傳。當時“國防戲劇”的產量不多,一時間找不到現成的、足夠多的、可以用來排練的腳本。拓荒劇團選擇了田漢的《水銀燈下》作為劇目之一,張光年更是通宵達旦,趕寫出了《勝利的微笑》和《五月的鮮花》,這三部劇被統稱為拓荒劇團的“國防三部曲”。

1936年5月31日,拓荒劇團《五月的鮮花》在漢口維多利亞禮堂首次公演。《五月的鮮花》一經問世,就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城市鄉村皆有歌者,其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詞,在呼喚抗戰、宣傳抗戰、鼓勵抗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并作為經典歌曲流傳至今。正如張光年在關于《五月的鮮花》創作感想中提到的那樣:“只要是確實抓住了時代內容,從作者心靈深處迸發出來的東西,就能夠打動人們的心靈,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1936年12月,張光年因國民黨憲兵搜捕而被迫離開武漢,拓荒劇團暫停活動。1937年10月,張光年回漢重組拓荒劇團,在武漢及鄂北先后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九一八以來》《盧溝橋》《自衛》等一大批抗日劇目,經歷了政治上生活上的嚴峻考驗。劇團成員周德佑更是勞累過度,以身殉職,年僅18歲。

與秋聲劇社一樣,拓荒劇團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導向,走戲劇大眾化的路子,在舞臺上大聲喊出民眾所想喊而未喊的口號,贏得了群眾的廣泛支持。

演劇三隊的激昂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后,張光年“戲劇救亡”的念頭也更加濃厚。他認為民族危機日益加緊,戲劇救亡的任務也就愈益加重。

1937年,張光年在《“戰時戲劇”引論》中寫道:“如果說救亡圖存自來便是中國戲劇運動的主要任務,那么現在是更要加重這個任務的時候了,如果說戲劇自來便是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斗爭武器,那么現在是更要大量地發揮這個武器的妙用的時候了!”“自從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相繼發生以后的數年來,中國的戲劇工作者(除了少數執迷不悟的分子以外)自始便站在救亡運動的最前列。”

張光年于1938年春加入郭沫若領導的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在第三廳藝術宣傳處處長田漢和藝術宣傳處戲音科科長洪深的領導下工作。張光年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組建10個抗敵演劇隊和一個孩子劇團。

1938年9月,張光年作為領隊,帶領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從武漢出發,前往晉西一帶從事抗日救亡宣傳活動。演劇三隊由拓荒劇團改編而來,陣容很強大,分為戲劇組、美術組、音樂組、文學組等,趙辛生、田沖、胡丹沸、胡宗溫等很多業務骨干都曾經是拓荒劇團的成員。

演劇三隊途經西安、洛川,于11月1日從宜川東渡黃河,怒濤滾滾的湍急河水、高亢嘹亮的船夫號子、驚心動魄的渡河之行,給張光年和隊員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演劇三隊以街頭劇等形式,把大眾的實際生活和緊迫的民族危機緊密糅合起來,快速反映變化著的國內形勢,把軍民的抗日活動作為最大的內容取材,生動反映抗戰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編排演出的《武裝宣傳》等劇目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演劇三隊在晉西的宣傳活動如火如荼。1939年1月,張光年在行軍途中不慎墜馬,左臂嚴重受傷,被送往延安醫治,演劇三隊全體隊員與之同行。張光年在延安治病期間,創作了著名的組詩《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組詩由冼星海譜曲后,在魯迅藝術學院協助下,于1939年4月13日由演劇三隊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氣勢恢宏、大氣磅礴的《黃河大合唱》首演后立即引起巨大反響,并很快在全國傳唱開來,“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極大地鼓舞了全國抗日軍民的士氣,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為了治療骨傷,張光年于1939年6月離開延安前往成都。演劇三隊的隊員們在毛澤東的親自動員下,回到第二戰區繼續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此后張光年輾轉成都、重慶、昆明等地,繼續以筆為槍,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敵宣傳工作,為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不朽的貢獻。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廖昕朔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三级欧美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 | 亚洲高潮痉挛中文字幕 |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视频国产欧美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