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朱光潛惜時
著名學者朱光潛有著嚴格的作息時間,幾點起床、幾點外出散步、幾點開始看書、幾點開始創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一絲不亂。了解他的人,去拜訪他的時候,只要看看是幾點,就能知道他大約在哪里、在做什么。在朋友眼中,朱光潛的作息時間就像時鐘一樣準時。
朱光潛惜時的另一個辦法,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以此來保證讀書和寫作的時間。因為經常有一些人登門拜訪他,使他無端地浪費了一些時間,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家中本來有書房,但他不在家中的書房里看書或寫作,而是到圖書館找一間隱蔽的小屋子,藏在里面看書、寫作,讓別人找不到他。
朱光潛對時間的珍惜,還表現在從來不說廢話。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從來不和別人閑聊,即使是必須說話,也言簡意賅,沒有長篇大論。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次說話不超過3句。文學翻譯家羅大岡曾經記述過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回在杭州開會,他和朱光潛同居一室,有一天,他故意找了個話題,想逗引朱光潛打開話匣子。“我說我在法國文學上感興趣的只是兩個極端:一方面是抒情詩,另一方面是文學評論。至于小說、戲劇等等,一般不太感興趣,因為覺得在那些領域中,文學的藝術意味不夠精湛、不夠結晶、不夠濃縮。”朱先生想了一下,回答說他完全有同感,他的愛好也如此。我正等著他接下去發揮,他為什么有同感、如何有同感……可是他的話已用兩句說完了,連第三句都節省了。
正因為有著如此嚴格的時間管理,朱光潛才能成就一番輝煌的事業,其學術成果才能在美學界大放異彩,終成一代美學大師。(唐寶民)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