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委員關注 部門回應
助力河北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成效“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涉及多個工作主體,需要相互協調、形成合力,相關部門都有哪些職責?”
“我省切實加強愛國宗教團體建設,在支持宗教界全面從嚴治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近日,河北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組織召開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由相關部門介紹落實“三項計劃”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河北實踐工作情況,省政協委員和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同志就關心關注的問題積極提問。
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是促進民族“三交”工作的重要抓手。聽了河北組織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情況介紹后,民進河北省委會參政議政部部長劉偉對河北獲批全國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試點項目作用發揮情況非常關注。
“2022年以來,我省共有4個項目獲批全國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試點項目。”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楊子民介紹,河北省西藏商會的西藏自治區新生代企業家參觀考察團,組織45名冀藏企業家參與線上培訓和參觀交流;保定市民族學校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23團中學舉辦“手拉手”共同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衡水中學通過“石榴花開紅·千里共傳情”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動,對民族地區實施教育幫扶;雄安新區總商會開展“筑夢雄安·共創未來”各族新生代青年企業家雄安行活動,促進各族青年企業家合作交流。
河北省通過挖掘利用文博文旅文藝資源、推動研學游深度融合等措施,以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有效實施,承德市被確定為全國旅游促“三交”首批3個試點城市之一。
“承德有哪些好經驗做法可以在全省推廣?”馬卿委員接著問。
“我們的做法是,著力講好‘三交’故事。”楊子民回應,承德市深度挖掘重大歷史事件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中的地位、作用和時代價值,組建避暑山莊博物院,集中打造民族團結等實錄展館,講好中華民族“三交”歷史。推出“艱苦奮斗路 綠色塞罕壩”紅色之旅,創作相關文藝作品,依托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造1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做好對口援藏援疆工作,講好當代“三交”故事。此外,深入實施“旅游﹢”戰略,發揮普通話之鄉作用,扎實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百項課題研究,進一步做好“三交”工作。
“在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中要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做法?”釋隆航委員詢問。
“我省全面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法,在宗教界深入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主題教育。”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宗教事務局局長王耀綱說,河北建立了全省性宗教團體負責人“雙月學習”制度,創新舉辦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河北實踐大講堂、實踐展,指導宗教界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展室,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思想政治引領、宗教事務管理全過程、各方面。
“我省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河北實踐大講堂是如何開展的?”趙景超委員跟進提問。
“2024年7月,創辦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河北實踐大講堂。”王耀綱介紹,大講堂邀請國家層面有較大影響、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宗教工作干部、專家學者和宗教界代表人士,以現場講座、遠程視頻相結合形式授課,全省宗教工作干部、宗教團體負責人、重點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人員共上一堂課。目前,大講堂已舉辦11期,市縣積極推廣,宗教界自覺開展,收到良好效果。
大家表示,通過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進一步了解了全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河北實踐工作開展情況,將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助力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成效。
(記者 高新國)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