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遼寧省錦州市政協:助力縣域經濟“筋強骨壯”
數據顯示,2024年,遼寧省錦州市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經濟總量的45.4%,增速達6.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然而眼下,錦州縣域經濟正經歷著“成長的煩惱”:產業結構有待優化升級,各縣的發展路徑有點“撞臉”,傳統服務業還缺了點“高級感”……如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為縣域經濟“強筋壯骨”?近日,錦州市政協召開十五屆十八次常委會會議,常委們集思廣益,提出真知灼見。
——升級產業,樹立特色品牌。市政協常委、北鎮市副市長吳迪提出,可以深耕“一縣五業”把糧油、蔬菜、水果、畜禽、休閑農業五大基地建得更紅火;把工業集群做大做強,重點培育裝備制造、新能源材料、農產品加工這三大潛力巨大的百億級產業;同時,再借力錦州港,搭好多式聯運的大舞臺。市政協常委、太和區副區長夏熙建議,推動工業“智”變,讓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加速跑起來。市政協常委、凌海市副市長孟晉提出,還要搶抓電商、網紅經濟等風口,把特色產業、優質產品宣傳推介出去。
——匯智聚才,點燃創新引擎。夏熙建議,積極引進培育領軍型科技“雙創”團隊和“雙創”杰出人才,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市政協常委、黑山縣副縣長左哲提出,完善“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高校支撐”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市政協常委、義縣副縣長王惟認為,可以“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培育本土人才,完善補貼政策,打造更貼心的“一站式”服務窗口,讓人才安心扎根。
——優化基建,筑牢民生支撐。左哲呼吁,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縮短與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打通特色農產品外運“最后一公里”。孟晉則建議,做好特色產業增值文章,實施扶持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項目,加強村集體三資監管,多措并舉促進居民增收。
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百姓福祉的重要舉措。市政協主席于鵬表示,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重點助力做好“新、聯、特、優”的文章——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強區域協同聯動、深挖特色資源潛力、優化人口綜合承載力,為全面壯大錦州縣域經濟貢獻政協力量。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