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陜西省政協委員建議——
加強煤矸石固廢處理本報訊(記者 路強)陜西省作為煤炭資源大省,煤炭產業一直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隨著煤炭產能的逐步釋放,煤矸石作為煤炭開采和洗選過程中的固體廢棄物,其產量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歷年已積存的煤矸石數量巨大,并且每年仍有大量新增煤矸石產生。這些煤矸石若不能得到妥善處理,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可能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影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為此,省政協委員建議要加強煤矸石固廢處理。
近年來,陜西省一直在積極探索煤矸石的綜合利用方式,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傳統的煤矸石填埋方式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且可能引發環境污染問題,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雖然部分煤礦在積極探索煤矸石的綜合利用方式,但總體來看,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程度仍然較低;充填開采技術研究日益成熟,但實際應用的利用率低。
省政協委員劉其智建議,完善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建立完善關于煤矸石等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相關政策,依據煤矸石不同用途,分類細化產品,制定處置消納技術規范處理流程標準;強化政策扶持效能,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結合稅收優惠,完善指導綜合利用企業納稅退稅優惠措施;制定煤矸石等大宗工業固廢處置消納獎補政策,設立省級專項資金,對生產企業、科研院所進行支持補助;助力技術創新突破,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與重點企業參與的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產學研深度交流,深挖煤矸石綜合利用潛力。
“煤矸石也因為其含有的成分使其可加工作為建筑材料、燃料和吸附材料等使用。同時,其形態多為堅固的塊狀、顆粒狀、結核狀,故可在破碎篩選后作為道路或采礦回填物使用,解決煤礦廢棄物的同時也能改善礦區環境。”省政協委員張濤表示,開展煤矸石固廢資源化利用對推動陜西煤炭經濟綠色健康發展,促進環境保護等都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同時建議,成立專門的煤矸石現狀排查小組,對全省范圍內的煤矸石產生、堆存、利用和處置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煤矸石管理政策提供依據;針對目前煤矸石處置面臨的關鍵技術問題,通過專項計劃方式列出研發指南或揭榜掛帥課題,推動突破煤矸石綜合利用處置技術。
圍繞煤矸石固體廢物處置管理模式,省政協委員馮永強認為,要提高新建項目準入,嚴格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審查制度,探索實行“以廢定產”制度,未配套固廢綜合利用的項目不得驗收投運,鼓勵煤礦配套建設煤矸石井下充填、井下洗選設施,火電廠配套建設粉煤灰分選設施。同時,要積極探索開展煤基固體廢物用于自然荒溝的生態回填和修復治理,結合各地地理地貌特點和土地利用現狀,打通資源規劃、林草等領域政策壁壘,利用礦區露天礦坑、自然溝壑地帶,開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廢回填造地工作。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