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穩就業

校企協同育英才

2025年07月05日 08:32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2025屆畢業生劉圣鑫結束了在小米集團近1年的實習,將于今年7月正式成為小米集團南京區域總部員工。

“我是首期‘小米工程師訓練營’的學生。在參加15天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實訓后,通過了小米集團的最終考核,拿到了提前批次錄用通知。”劉圣鑫說。

為破解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滿足行業快速迭代的技術需求這一難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自去年起,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與小米集團連續兩年開設工程師訓練營。訓練營中,小米集團選派經驗豐富、行業技術領先的資深研發工程師組建金牌講師團隊,輪流入駐校園,開展為期15天的白加黑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實訓。

截至目前,小米工程師訓練營已開展2期,參與學生700余人,累計培訓學員500余人,367名學員獲小米集團頒發的訓練營結業證書,157人拿到小米集團提前批次錄用通知。據合肥工業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合肥工業大學學生的畢業去向落實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

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與企業協同培養學生,真正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正成為越來越多高校的選擇。來自集美大學航海學院2020級卓越班的學生楊潤淇就是校企聯合育人模式的受益者。

“隨著上船工作時間的增加,我對船上設備日漸熟悉,也深刻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有些技能要通過實踐才能理解和掌握,這也讓我對未來的航海生涯充滿期待。”在長達1年的船上實習過程中,楊潤淇寫下這樣的感言。2024年畢業時,楊潤淇通過選拔,如愿進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提升實踐能力是航海教育的必修課。在創新培養模式基礎上,集美大學進一步整合校內外資源,構建多方聯合、全方位協同育人新機制。2018年起,集美大學先后與25家國內知名航運企業簽訂聯合培養協議,采用“校內船長﹢企業船長”的雙導師制,共同為學生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制定“卓越工程師2.0”培養方案。

該方案采用“3﹢1”培養模式,前3年在校完成人才培養計劃的課程內容,第4年由合作航運企業安排船上培訓和崗位見習。“近5年,我們累計培養高質量航海人才1698名,上船就業率位居全國航海類本科院校第一名,每年向國內外知名航運企業輸送大批優秀航海人才,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9%以上。”集美大學航海學院院長楊神化介紹。

目前,集美大學“多維度、立體化”航海教育新模式已取得顯著成效。“我們通過引入政府、企業資源共同實施人才培養工程,為立志于投身海員職業的學生構建了一條高效快速職業成長發展路徑。”楊神化表示,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優化育人體系,培養更多高質量航海人才,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航運強國貢獻新的更大力量。(本報記者 楊智嘉)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 | 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 | 亚洲欧洲精品污网站在线观看 | 色五月天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