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抗汛救災進行時
聞“汛”而動顯擔當
——貴州省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共赴榕江抗洪一線
7月3日,榕江首批救援隊伍返程,數萬名榕江群眾深情相送。榕江縣委書記徐勃站在送行隊伍里,熱淚盈眶地說:“這是中國人民團結的具象化。”
連日來,貴州省榕江縣遭遇特大洪水,防汛應急響應連續兩次升級至最高級別Ⅰ級,全縣超4萬名群眾緊急撤離。廣大政協人聞“汛”而動。
“大家迅速撤離,不要去防洪堤看水……”6月23日晚,根據汛情分析預報,榕江縣開始組織低洼地區群眾撤離。縣政協主席潘建波作為4號洪區指揮長,縣政協班子成員作為第四、七、九、十、十三、二十等多個網格區域指揮長,帶領包括縣政協所有干部職工在內的相關人員通宵達旦挨家挨戶敲門勸說引導撤離。6月24日洪災發生后,縣政協立即組建黨員突擊先鋒隊,開展生產生活自救工作。其后,又投入到清淤除障工作。幾日來,縣政協的干部職工全部住在辦公室,隨時待命行動。
榕江縣是省、州政協主席的鄉村振興聯系縣。災情發生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省政府相關領導靠前指揮。省政協主席趙永清時時關注問詢災情情況,并對省政協支持榕江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進行安排。
省政協機關有7名同志是新一輪派駐到榕江的駐村干部。6月25日,7名駐村干部剛結束省委黨校的培訓,當天便趕往榕江。涂龍平一到八開鎮臘酉村便與村支兩委投入到災后自救工作,他向省紅十字會爭取若干帳篷和折疊床,確保受災群眾有地方休整。朗洞鎮平地村村民自發為縣城救援人員做盒飯,駐村干部熊艷剛剛到位,就幫著裝了1000份盒飯送往縣城……停水、停電、手機沒有信號,再加之酷暑,每一位駐村干部都克服重重困難盡著責任。
黔東南州政協主席潘玉鳳第一時間趕到州應急管理指揮中心進行應急指揮調度。6月26日,潘玉鳳率一支由13名州政協機關干部職工組成的“州政協機關志愿服務隊”深入榕江,傾力幫助開展物資轉運、清除淤泥和垃圾等工作。
風雨同舟,災情發生后,全省各級政協委員紛紛伸出援手、積極助力。
榕江縣各條戰線上的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抗洪搶險、救助安置第一線,協助黨委政府做好指揮調度、動員疏散、防洪警戒、災后重建等工作。縣政協委員吳成宇支援了5噸大米、2000件飲用水和一臺挖掘機。縣政協委員楊成蘭組織村民為救援人員免費準備餐食200余份、西瓜1600余斤。她說,“我能做的事情也不多,能幫一點是一點。”
在州政協常委、民建州委會專職副主委顧秀梅的積極協調下,多家公益組織馳援榕江,40余名救援人員參與“村超”球場清淤。100輛手推車、100把鐵鍬鏟、500箱八寶粥等救援物資運抵榕江。
省政協委員吳劍平也是黔東南州政協委員,他第一時間調配了1100件救援物資送往榕江。
洪災也牽動了港澳委員的心。全國政協委員企業嘉里集團郭氏基金會(香港)有限公司捐贈500萬元支持榕江災后重建工作。十一屆省政協港澳臺僑與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貴州商會創會會長魏鳳英第一時間向榕江捐款100萬元。澳區省政協委員謝杰豪和省政協委員何云在6月24日晚緊急調集800件飲用純凈水,25日一早送達榕江。在港區省政協委員帶動下,香港貴州聯誼會、香港貴州政協委員聯誼會、香港貴州商會、香港貴州文化交流基金會等社團積極向榕江捐款。
聞“汛”而動顯擔當,守望相助見真情。7月1日,最為人熟知的榕江“村超”球場的淤泥被全部清除,隨著全縣陸續通水通電,球場的燈光亮了。據悉,7月26日,“村超”將重啟。(本報記者 黃靜 通訊員 吳常成 潘期武)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