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浙江臺州市委書記與政協委員共商科技成果轉化
推動科技成果與應用市場“雙向奔赴”本報訊(記者 鮑蔓華)科技成果轉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也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近日,在浙江省臺州市政協舉辦的《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提案辦理面商會上,市委書記沈銘權點贊委員履職成效,與政協委員共同展望臺州科創平臺未來發展之路。
作為制造業大市,臺州近年來科技創新工作成效顯著,始終堅持把成果轉化作為科創平臺價值實現的關鍵環節,致力于打通從技術研發、工程驗證到產業化等環節,推動科技成果從“概念”到“產品”、再到“市場”。
由九三學社臺州市委會和有關界別委員聯合提交的提案,從拓展孵化平臺、發力“中試平臺”、集聚資源要素等方面,對進一步增強平臺科創功能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建議。
面商會上,政協委員、企業家、專家代表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現場對話,“金點子”頻出。
創新資源的集聚是孕育創新的搖籃。為提升臺州創新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市政協常委、浙江省高檔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武建偉建議,建立產業需求導向的科研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協同創新,加強科創平臺績效考核,讓科創平臺持續釋放創新活力,成為推動臺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科研成果走向社會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是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為提升科創成果轉化率,市政協常委、臺州學院副校長李鈞敏提出,要打造“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應用”的完整創新鏈條,系統落實“企業出題—高校解題—市場驗題”的協同研發和成果轉化模式,強化科創平臺創新轉化功能。
基于臺州企業在傳統制造、配套加工領域的技術經驗積累優勢比較明顯,市政協委員、浙江風馳機械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李軍輝建議,深化智能制造平臺和成果發布轉化平臺建設,積極培育成果轉化、技術轉移人才,提升產品制造工藝改進能力,推動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針對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對稱和科技成果轉化周期長等科創平臺發展的共性問題,臺州市道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童華光建議,以提高成果轉化效能為導向,緊扣臺州產業特點和發展方向,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多元融合,通過共建共享共贏實現平臺可持續發展壯大。
持續優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積極打造中試平臺制定出臺;持續健全高校與科研院所、企業人才交流渠道;高質量構建科創金融生態……相關部門負責人紛紛表示,將做好委員建議的吸收、轉化和運用。
市政協主席葉海燕表示,將充分發揮政協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積極投身三大牽引性抓手攻堅年活動,就全力推進科創平臺建設等議題繼續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議政建言,為臺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