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聞>原創

天有不測風云,切莫“聽風就是雨”!

——氣象專家呼吁:營造風清氣正的氣象信息傳播環境

2025年07月08日 10:28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7月8日電(記者李木元 王晶)近期強降雨集中暴發導致南方多地遭受洪澇災害,一些人為了博眼球,發布自然災害謠言,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近日,公安部公布的8起涉民生謠言典型案例中,廣西隆林“洪災致12人死亡”等謠言赫然在列,相關部門已迅速辟謠。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對此表示:“氣象信息本身與生命安全和生產生活秩序密切相關,如果錯誤的信息誤導了公眾,甚至耽誤了應對災害的最佳時機,后果極為嚴重。”

朱定真呼吁,政府主管部門、媒體及各網絡平臺應共同發力,建立更加完善的氣象謠言快速識別、及時辟謠和溯源問責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氣象信息傳播環境。“只有形成全民科學素養提升、信息發布有法可依、謠言整治高效有力的合力,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氣象謠言的滋生空間。”

朱定真表示,雖然說“天有不測風云”,但對于公眾來說,切莫“聽風就是雨”。他從三方面給出建議:一是嚴格依據氣象法發布氣象信息。除了國務院所屬的氣象部門,個人不可以隨便發布天氣預報。公眾若看到非官方渠道發布的天氣預報,應保持警惕。其次,收聽收看天氣預報時要從正規渠道獲取信息。正規渠道發布的天氣預報會有發布單位和發布時間,因為天氣預報會不斷更正修正,公布發布時間能讓公眾了解最新天氣變化。若信息中沒有這兩個要素,很可能是其他渠道傳播的過時或不正規預報。此外,正規渠道的天氣預報不會使用過多抓眼球、驚悚的詞匯,新媒體傳播中若出現此類詞匯,公眾應保持高度警惕,切莫輕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提示,公眾應從各級氣象部門的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獲取權威的天氣預報信息,對來源不明或非專業氣象機構發布的信息要格外警惕。要注意核實氣象信息內容。對災害發生的地點、時間、強度、影響范圍等具體信息,與官方氣象數據進行比對,若細節模糊、量級不符,存在矛盾或夸大,就可能是謠言。“也可以借助專業工具或平臺,對信息中的圖片、視頻進行甄別。如通過圖片反向搜索,查看其是否為舊圖或其他圖片拼湊而成。”

朱定真最后提醒,夏季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季節,公眾應及時關注權威天氣預報信息,科學合理安排出行及生產生活,切勿盲信盲傳未經證實的氣象信息,做到科學防范、理性應對,共同守護安全的生產生活秩序。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乱码经典亚洲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亚洲第一香蕉狠狠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