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港澳>聚焦
匯聚皖港力量 在優勢互補中實現共同發展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深化皖港合作,助力安徽更好發揮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考察綜述
考察團一行赴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本報記者 胡方玉 攝
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皖港合作,促進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5月26日至3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圍繞“深化皖港合作,助力安徽更好發揮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赴安徽省考察。考察團一行深入六安、合肥等地,圍繞紅色教育、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主題開展實地考察。考察期間,安徽經濟社會轉型的活力給考察團一行留下深刻印象,也啟發委員們從多角度提出合作建議,為皖港融合探索出更加寬廣的路徑。
讓紅色文化煥發新活力
六安市金寨縣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走出了洪學智等59位開國將軍,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
考察團深入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等地,了解到當年僅20萬人口的金寨縣,卻有10萬熱血兒女奔赴戰場,最終只有700多人回到家鄉。“十萬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如今的和平與安寧。”委員們被這段歷史深深地打動,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輩們的堅韌與不易,表示要將優秀的紅色文化宣傳好、傳承好。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義工聯盟主席譚錦球在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后,對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來到金寨縣時提出的“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的殷切囑托有了更深的感悟。他表示,應將此類革命紀念館建設成為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作為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金會會長,譚錦球希望通過基金會的平臺,培育香港青年人有擔當、有作為,使愛國主義精神不斷延續下去。
“在金寨縣感受到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這種為國為民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牢記并傳承。”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光如說,今天國家在各方面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更要感恩并積極作為以回饋革命老區的人民,發揚他們艱苦奮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也要組織更多香港青年及大眾來參觀學習。
“紅色教育不僅僅是參觀革命遺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提出,教育的根本還在于課堂內容與教學機制。他建議香港高校與安徽高校合作共建“近現代中國史”跨區域師資隊伍,推動教育融合發展。
“學習歷史、銘記歷史的重要性對于當下的香港不言而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宏偉表示,在香港中小學歷史教育中,近現代中國史內容仍顯薄弱,亟須通過實地學習、沉浸式體驗增強對歷史的理解。他建議將革命烈士基地等打造為海內外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前沿陣地。同時,在香港開設特色愛國主義課程,培育青少年的家國情懷與愛國精神。
“將以金寨縣為中心的大別山老區打造成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造條件讓更多港澳青少年及海外華裔青年參觀考察學習。”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鄧佑財建議,要結合VR技術、數字課本和歷史互動平臺,使紅色教育在新時代有更強的吸引力與傳播力。
“將教育扶貧與紅色教育結合起來具有雙重意義。”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協會內地事務辦公室顧問何永昌建議,設立皖港聯辦獎學金資助革命老區學生,培養他們成為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力軍。
從革命記憶到文化認同,從愛國主義到家國情懷,委員們的建言讓安徽紅色資源的外延不斷拓展,內涵也愈發豐富,提供了香港青年走進祖國、了解歷史的新路徑。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行走在安徽這片紅色熱土上,層層疊翠的茶園與錯落有致的民宿不時映入眼簾。在金寨縣油坊店鄉面沖村的六安西茶谷主題公園,委員們切身感受到茶旅融合與生態農業帶來的鄉村活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哲學研究院院長舒心感慨道,六安以茶葉為核心產業,走出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融合發展之路,不僅帶動就業,還有效推動鄉村生態建設。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永久榮譽會長白水清與當地茶企人員深入交流。他表示,六安雨水豐沛,非常適宜茶樹的生長。但為了地方支柱產業的長遠發展,還要在制茶工藝上下功夫,使不同自然條件下生長的茶葉口感更為穩定,同時要具備工匠精神,這才是茶產業打響品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在花石鄉大灣村,考察團一行來到村民陳澤申家中,墻上的照片是習近平總書記走訪時的珍貴瞬間。“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陳澤申激動地講述著村民生活的巨變:土坯房變身新農居,泥土路化作水泥路,農副產品也賣上了價格,鄉村旅游更是如火如荼。
數據也印證著大灣村的蝶變:2024年大灣村接待游客超7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9000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會計咨詢專家協會創會會長趙柏基說,大灣村從貧困村變成了小康村,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的生動案例展現出老區人民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將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更體現出安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勇于開拓的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彭耀佳說,發展鄉村民宿,就是要給鄉村生活賦予新體驗。“比如可以通過開發采茶體驗、研學課程、非遺工坊等項目,將本地傳統農業轉化為富有故事感和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的同時也激發年輕人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
在文創賦能方面,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表示,目前安徽的很多旅游產品仍以傳統參觀為主,體驗性和互動性不足,沉浸式場景設計和數字化賦能還需加強。他建議,可以借鑒香港“光影藝術節”的經驗,在金寨等紅色景區引入沉浸式戲劇、數字展覽等現代藝術形式,打造“行走的黨課”“紅色劇本殺”等創新產品,活化紅色文化。同時多開發旅游延伸產品,比如年輕人喜歡的打卡蓋章、沉浸式場景拍照、衍生文創產品等。
“安徽發展鄉村旅游的環境很好,但游客的范圍還可以再擴大。”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河北聯誼會榮譽會長屈恩建議,利用香港中旅社等香港旅行社的媒體平臺,加大對大別山優質旅游資源的宣傳力度,制作宣傳視頻,重點推薦特色景點、人文和地方美食,吸引更多游客來安徽旅游,為當地經濟注入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東源大地有限公司總裁王嘉恩則從服務配套角度建議,通過增加旅游專線、完善智能交通系統、提升游客體驗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當地文旅吸引力。
皖港攜手 共創創新發展新格局
在考察過程中,委員們先后走訪了金寨現代產業園區、合肥高新區,在幾家科技企業直觀感受到安徽科技強省戰略取得的豐碩成果。從新能源汽車、光電設備到智能制造和高端醫療器械,安徽已變為快速成長的國家科技新高地,這也讓考察團一行認識到,皖港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安徽科技創新指數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顯示出厚實的科研基礎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全國政協委員、SML集團主席孫少文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科創中心,可以在安徽的科技產業升級中發揮獨特橋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尚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范駿華建議,應支持更多安徽科技企業赴港上市,利用香港資本市場拓展融資路徑。同時,也應推動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聯合實驗室建設,實現技術交流與人才共享。
“安徽的科技潛力不僅在‘硬核制造’,更在于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香港正好是實現這一轉化的天然平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賽馬會董事楊紹信建議建立系統的合作機制,讓香港為安徽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發展渠道,安徽也可為香港帶來戰略性產業新空間。
“這次實地考察的幾個企業,讓我對安徽在新時代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出版印刷唱片同業協會執行會長吳靜怡表示,安徽科研能力雄厚,可以與香港高校聯合設立實驗室,共建科研平臺,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福建商會會長許明金表示,通過本次考察學習,令他對安徽及金寨老區良好的營商環境深有體會,未來將引導一批會員企業到金寨老區參觀學習、投資興業,為老區建設貢獻力量。
“大灣村從脫貧到鄉村振興的跨越式發展、金寨經濟開發區企業的科技突破,讓我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有了更直觀的體會。這些寶貴經驗也將為香港同胞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皖港合作提供重要參考。”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證券商協會永遠名譽會長李君豪說。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民聯監事委員會副主席胡劍江曾任安徽省政協委員,對這片土地懷有深厚的感情。考察中,看到多家安徽企業通過香港走向國際市場令胡劍江很振奮。他表示,香港作為內地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樞紐,在皖港合作中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一方面可以搭建皖港科創孵化器,依托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促進科大硅谷創新資源與香港資本優勢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還可以推動智慧農業項目落地,在皖西茶區試點物聯網監測與區塊鏈溯源系統。”胡劍江說,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要牢記香港的命運始終與祖國緊密相連,委員的責任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
此次考察,是一場橫跨文化、經濟、教育的思想碰撞。委員們一致認為,香港作為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樞紐,可以在皖港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作好橋梁紐帶,助力安徽用好香港在國際物流、品牌打造、檢驗認證、服務貿易等領域的優勢,幫助皖企發展壯大,同時要講好安徽故事,特別是安徽科技創新故事,帶動更多港企來皖投資興業。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