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郁達夫改名換姓
1942年2月4日,郁達夫和國內的一些文化人離開了即將被日寇占領的新加坡,流亡到印尼的蘇門答臘,可是不久后,這里也被日寇占領了。這時,郁達夫不得不改名“趙廉廉”,在蘇門答臘過起了隱蔽生活。
為了生存,蘇門答臘的幾位華僑集資開了一家“趙豫記酒廠”,改名換姓的郁達夫就喬裝為商人,成了這家酒廠所謂的“老板”。這家酒廠是用土法釀酒的,生產出來的酒深受當地人歡迎,生意興隆,賺的錢維持著流亡到此的郁達夫等文化人的生活開支。為了裝扮得更像商人,1943年9月15日,48歲的郁達夫經當地朋友的介紹,在抗戰時期一切從簡的緣由之下,匆匆地與當地一位華僑姑娘結了婚。
這位姑娘名叫何麗有,原籍廣東香山,在蘇門答臘長大,沒有受過什么教育,只會說印尼話和香山方言,而郁達夫的印尼話又說得不好,他們兩人平時連語言溝通也很難。郁達夫對此卻非常滿意,因為彼此語言溝通困難,他改名換姓的隱蔽身份就不會因何麗有而暴露。
1945年日寇投降,改名為“趙廉廉”的郁達夫終于舒展了眉頭,長長地松了一口氣,這時,他準備返回祖國。不料就在這時,他改換姓名的事情泄露了,日寇設下了毒計。在這一年的8月29日晚上,郁達夫正在家里商量結束酒廠業務的事宜,一個年輕人來說外面有人找他。郁達夫也沒有多想,就跟著這個年輕人出去了。可是,他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失蹤了。后來人們才知道,那是日寇設下的一個圈套,郁達夫就此落入了日寇的魔掌,在9月17日被殘忍殺害。
郁達夫失蹤的那天,正值何麗有臨產。第二天,何麗有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美蘭。這時,才有人告訴何麗有,她的丈夫趙廉廉其實是中國文化界的名人郁達夫。(王吳軍)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