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聚焦
廣東建設193個綠美點 成生態惠民新空間
中新網廣州7月9日電(程景偉 林蔭)記者9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截至目前,廣東共建設綠美點193個,其中高水平打造精品綠美點32個,啟動建設綠美帶6條,為民眾提供更多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的綠色開敞空間。
廣州黃埔逕下郊野公園綠美點。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綠美點是展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綜合效益”的“展示窗”“樣板房”。全省各地積極加快綠美點建設進度,謀劃嶺南國防教育基地綠美點、河源龍川縣龍臺山郊野公園綠美點、環南昆山—羅浮山綠美帶等標志性工程。
同時,各地還充分利用城鎮周邊的山地、集體林地、果園和廢舊礦山等,推動新建一批郊野公園、山地公園綠美點,以小切口牽引帶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向縱深開展。
據統計,2023年以來,廣東全省綠美點年均種植鄉土闊葉樹種苗木900多萬株,配套建設基礎設施700多處,舉辦綠色文化、生態科普等活動4000多場,綠美點混交林比例持續提升,體育健身、休閑露營、森林音樂會等多元綠美新場景持續涌現,生態產品供給更加豐富,進一步帶動當地民眾增收,為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生態底色。
按照任務要求,廣東全省57個縣(市)至少新建1個郊野公園、山地公園綠美點,并將其納入縣城規劃設計。同時,各地要在轄區內選取1至2個綠美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景觀優美、民眾喜愛的精品綠美點,力爭“建出成效、建成亮點”。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綠美點建設要重點解決“怎么看、怎么干、怎么管”三大核心問題,著力推動綠美點建設由“從無到有”向“從有到精”轉變,提高綠美點生態質量。各地要結合“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典型村綠化,以新建郊野公園、山地公園等綠美點和自然保護地為重要節點,以主要通道、綠道、古驛道、碧道等為線,系統整合沿線森林、濕地、古樹、古村落、紅色革命和人文歷史等生態文化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打造綠美帶。(完)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