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方政協在行動丨青島市政協:牽線搭橋 破解難題
本報訊 近日,青島市政協圍繞“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市政府黨組成員朱渤和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市發展改革委等10個部門負責人早早到達會場,聽取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繞主題的協商建言,參與交流,積極回應委員所關切的問題,通報下步工作安排,體現了對政協工作和委員建言的高度重視。
據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郭振棟介紹,民營經濟是青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1至4月,全市民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穩中有進。在剛公布的2024年度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中,青島市綜合排名位列副省級以上城市第8位,其中市場環境指標位列第3位。
“一批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發揮領頭雁、排頭兵作用。但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青島市民營企業在利用資本市場方面還存在股權融資發展相對滯后、債券融資工具利用不充分等不足,提升空間較大。”市政協常委、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青島監管局黨委書記吳志華建議做好存量上市公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導民營上市公司用好并購重組、股債融資、股權激勵、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等資本市場政策工具,加快培育更多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民營龍頭上市公司。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化及國內監管政策趨嚴,企業合規經營已成為防范法律風險、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青島市通過設立企業合規指導機構、編制合規指引、開展專項培訓等措施,初步構建了企業合規服務框架。但對標上海、深圳等先進城市,青島在企業合規指導體系的覆蓋面、精準度、協同性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市政協常委、青島思邁科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振建議構建“制度有支撐、服務有溫度、數字有賦能”的企業合規新生態,為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法治保障。
市政協委員、青島嘉星晶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迪則建議推動國資深度參與重組。鼓勵市屬國企積極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戰略重組,發揮信用背書作用,協助企業對接本地上市公司資源,鼓勵兼并重組。同時通過基金注資、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等多種方式,加速高科技企業資本化進程,推動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部分自媒體為博取流量,對民營企業及企業家進行無端詆毀。此類行為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更讓企業家陷入‘自證清白難、維權成本高’的困境。”市北區政協委員、中國價格協會價格鑒證評估分會副會長尤海燕建議,搭建智能化政策服務平臺,打通信息傳遞瓶頸,在青島政策通、政府網站等增設“民營企業護航”專欄,通過“經營數據公示”“政策匹配”“謠言澄清”模塊,用數字化手段破除信息壁壘,傳播企業家誠信經營、回饋社會的正面案例。
“10位政協委員和專家進行了口頭發言,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還有一些同志提交了書面發言,大家講得都很好,意見建議很有價值。”市政協主席孟慶斌表示,全市523名市政協委員中,民營企業家委員有125人。廣大委員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委員要結合開展“打頭陣當先鋒 委員在行動”履職活動,強化擔當作為,當好政策宣講官、營商環境體驗官、民營企業發展“代言人”,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陳小艷 陳笑蔚 牛立章)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