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天津市、區政協建議——
抓好“三個融合” 做好“三篇文章”“津派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日前,天津市河北區政協召開常委會會議,聚焦打造津派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強區協商議政。常委們提出,要突出抓好文商旅、文化教育、文化科技“三個融合”,下力氣做好優化公共文化服務、拓展文化空間載體、豐富文化供給“三篇文章”。
海河天津段共73公里,在歷史上發生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眾多歷史風貌建筑,是近代中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載體。天津市政協精心提煉海河申遺主題,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組織委員和專家就海河文化深入調研論證,以文化﹢科技融合力量賦予調研高質量。
“加強數智功能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天津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市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盧俊瑞建議,加強文化產業投融資平臺建設,支持文化產業數智化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企業信息對接、商業服務、運營支持能力;支持文化產業科創平臺建設,強化文化領域“產學研”合作,提高文化產品創意、創新和開發能力。
天津薊州是聯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自古為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近日,素有“薊北雄關”之稱的黃崖關長城迎來“研學熱”。區文旅部門采納委員建議,研學線路中設計“探秘黃崖”活動,科技賦能“全軍復誦”“城中玄機”“烽火狼煙”等任務,讓參與學生將書本中的長城歷史轉化為可觸摸、可感知的文化體驗。
“研學產業亟須大量具備相關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復合人才進行支撐。”民革天津市委會調研組建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研學服務現代化水平,鼓勵研學機構、科技企業與高校深化合作,建立數智研學服務產教融合共同體,進一步激活文旅新質生產力;利用XR、AR等前沿數字技術,打造津派文化主題的沉浸式體驗場景,以歷史建筑、文化遺跡為背景開發互動式展覽和虛擬研學游藝項目;構建研學產業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積極培育以科教融匯生態為支撐,以活態津派文化為體驗,以新型業態集聚為目標的沉浸式研學品牌。
常委們還提出,要鼓勵文化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創新文化產品服務形式和運營傳播方式,提升產業數智化水平。培育發展數字文化、動漫游戲、網絡文化、智能文化及裝備等新興業態。
為做活文化科技融合這篇文章,天津市采納政協建議,著力培育文化產業新形態、新模式、新業態,加快建設都市型、體驗式、年輕態、人文韻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時,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加強與行業商協會、頭部企業等深度合作,開發出一批特色主題旅游線路和文旅產品。
(記者 張原 李寧馨)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