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政協力量>委員好聲音
天津市政協委員馬虎兆:推動北京科技成果天津轉化和產業創新協同發展的路徑
把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和天津先進制造研發優勢結合起來,推動北京科技成果在津轉化落地,建議:
一、 推動“北京成果+天津中試”,建設京津冀科技成果中試轉化首選地。圍繞北京化工大學、中石化成果,在南港建立京津冀“綠色石化與新材料”中試中心。發揮清華微電子所、北京半導體產研院優勢,依托國家“芯火”平臺,打造京津冀集成電路“一站式”中試平臺。
二、 推動“北京原創+天津制造”,建設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圍繞北京生科所、北大醫學部干細胞工程、蛋白質藥物、基因合成成果,推動工生所、華熙生物、凱萊英打造京津冀生物制造基地。依托鐵科院武清基地,打造智能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三、 推動“北京總部+天津配套”,建設跨區域產業鏈。依托武清京清汽車產業園,推動力神電池、經緯恒潤參與到北京小米、北汽新能源等頭部企業供應鏈。圍繞中國商飛、航天科技配套體系,形成“總部引領、產線協同、訂單落地”的配套格局。
四、 推動“北京科技創新+天津應用場景”,建設場景創新示范區。聚焦北京海上油氣運輸、應急救援需求,聯合中海油總部及北京通用航空,在渤海灣建設“國產直升機海上作業示范基地”。聚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優勢,協同北京中醫藥大學和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打造“防—診—療—養”一體化智慧康養場景試點。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