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碳中國 能源擔當>要聞
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在京成立
7月11日,國際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創新合作組織會員大會暨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該組織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石化牽頭發起,聯合50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單位和個人,旨在搭建全球共享交流平臺,匯聚世界高端智庫力量,推動技術迭代創新應用,促進CCUS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打造應對氣候變化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自全球四大洲12個國家的9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國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章程》,選舉產生了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第一屆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當選理事長。
當前,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凈零排放已成全球共識。截至目前,全球約有151個國家提出“碳中和”或“凈零排放”氣候目標。CCUS作為一項具有大規模減排潛力的技術,在碳中和目標中累積減排貢獻率約15.0%,是凈零排放重要手段。而要達到承諾凈零排放目標,到2050年前,CCUS項目能力需要增加100倍以上。為加快全球CCUS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國石化牽頭,聯合全球頭部企業和知名院士共同發起籌建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組織的核心宗旨是“碳路創新、共享未來”,將通過十年“三步走”戰略,逐步將國際組織打造成具有公信力、影響力、權威性的CCUS國際組織。目前,已有50個遍布全球的會員,涵蓋企業單位、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及專家院士,已初步構建起具備行業代表性和影響力的CCUS全球協作網絡。
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侯啟軍表示,作為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發起單位,中國石化將擔當組織運營的開拓者、爭當產業發展的探路者、勇當行業生態的貢獻者,全力支撐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高水平高效率運行,推動前沿技術創新,奮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綠色低碳新質生產力,推動構建互信合作、互利共贏的行業生態,共同促進全球CCUS產業快速發展,共享綠色低碳美好未來。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表示,作為中國最大的科技共同體,中國科協高度贊賞并全力支持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期待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推動技術創新國際協作、建設規模應用的合作平臺、打造共贏共生的國際產業生態,為全球CCUS技術進步和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力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辦事處主任夏澤翰表示,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義,在此,我們向所有創始成員發出倡議:加強技術研發合作,促進產業協同創新,推動政策協調支持,增強公眾參與意識,鑄造國際合作模式典范,攜手共創CCUS發展新未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力支持國際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的發展,共同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CCUS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理事長馬永生表示,該組織的成立不僅是全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堅定決心的有力彰顯,更是付諸切實行動的集體宣言,我們將始終恪守“服務者”與“協調者”的核心定位,積極傾聽各方訴求,促進會員間深度對話與實質性合作,確保組織高效運轉、目標清晰、成果豐碩,用創新之火點亮綠色未來,以合作之橋連接共贏之路,使CCUS成為全球碳中和的加速器。
多年來,中國石化致力于引領我國CCUS產業發展。2012年,國內燃煤電廠首個CCUS項目在勝利油田啟動。2015年,中國石化南化公司、華東石油局攜手合作,開啟了中國石化內部上下游企業之間二氧化碳資源綜合利用的先河。2022年,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正式注氣運行,標志著我國CCUS產業開始進入成熟的商業化運營,同年,啟動我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CCUS集群項目可行性研究。2023年,我國首條長距離二氧化碳輸送管道建成投運,為推動CCUS產業化發展貢獻了石化力量。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