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凝智聚力 讓“中國之治”展新篇

——全國政協“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專題協商會籌備綜述

2025年07月15日 06:56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著眼于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大力推進社會治理領域改革創新,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手段”作為“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要內容,對健全社會治理體系作出重要部署,為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行動指南。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精神,推動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相關部署落地落實,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7月15日全國政協召開“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專題協商會,部分全國政協委員與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將圍繞該議題深入協商建言,為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體系貢獻智慧力量。

此次專題協商會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一次重要協商議政活動,也是全國政協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全國政協領導同志高度重視此次會議,對會議籌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承辦此次會議的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認真落實相關指示,精細開展會議各項籌備工作,為確保此次會議務實、高效、富有成果打下堅實基礎。

細致籌備 明確方向

社會治理事關人民安居樂業,事關社會安定有序,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要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此次專題協商會議題關乎人民福祉,關乎社會和諧穩定,關乎平安中國建設,意義十分重大。為了有效開展相關籌備工作,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精心制定籌備方案,有統籌有推進有落實,精細安排每個工作環節,力求此次會議開出高質量。

為了全面了解我國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具體情況,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與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門進行多次溝通對接,相關部門就“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詳細的書面情況介紹,讓委員們對當前我國社會治理體系有充分的認識了解,更加明確深入一線調研時的履職方向與任務。

6月25日,全國政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小組第五組召開2025年第二季度學習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治理的重要論述,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積極引導委員認真學習并作交流發言。委員們表示,要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積極圍繞社會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議政建言,把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的強大效能。

此外,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圍繞會議議題細心梳理匯編了參閱材料,包括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等,為委員們知情明政進一步做好貼心服務。

深入一線掌握實情 做好調研大文章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開展專題調研,是此次會議籌備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委員們積極履職的生動體現。

4月21日至2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何報翔率調研組赴江蘇省南京市、揚州市、無錫市開展調研,深入走訪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等,與相關部門、基層群眾代表深入交流,聽取意見建議。6月12日至13日,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調研組圍繞會議議題到北京市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街道社區等再次開展調研,深入了解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城區人口密集區域治理和維穩及基層協商、志愿服務等有關情況。

對于調研日程、調研點位、調研路線的安排,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多次與地方進行溝通,力求調研安排務實合理高效,讓委員們可以在深入一線中,盡可能多地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思考對策,為議政建言打下堅實基礎。

在深入調研中,委員們看到各地在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上不斷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努力做到把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規范起來,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積極地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這些凝結著基層智慧的做法,讓委員們印象深刻——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堅持將最難解決的事一件件辦好,發揚硬著頭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踏破腳皮的“四皮”精神,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民生訴求、社會矛盾和發展難題;無錫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整合部門資源,協調“28﹢N”家市級職能部門派員常駐、輪駐、隨駐,形成信訪聯治、矛盾聯調、工作聯動的格局……

隨著調研的深入開展,委員們也清楚地意識到,我國在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助力相關問題的解決,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委員們紛紛建言——

“要全面推進預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辦理法治化、監督追責法治化、維護秩序法治化,盡最大努力把‘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做實做好做到位。”

“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要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

“要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將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在基層治理中實現情、理、法有機統一,通過良法善治提升公民法治觀念、道德素養與文化自信。”

“要積極營造多元化解糾紛文化,糾正把訴訟作為唯一糾紛化解途徑的偏見,在全社會形成法院并非糾紛解決的主要機關或首要機關,而是‘最后一道防線’的共識。”

……

充分的調研,形成了沉甸甸的調研成果,調研組組長、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徐令義將在專題協商會上作調研情況報告。

精益求精 確保協商高質量

專題協商會是全國政協協商議政的重要會議形式之一,會上委員們的精彩發言十分令人期待。

在會議籌備工作中,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針對會議口頭發言的遴選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經過前期多次商議以及反復研究,最終圍繞會議主題細分了三個分專題——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手段,每個專題邀請5—7名委員進行會議發言。據了解,委員們將會圍繞“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加強基層民主協商,激發群眾自治活力”“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等方面建言獻策。

為了讓會議發言有質量、有亮點,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積極與委員溝通交流打磨發言稿,力求委員發言時能把情況說清、問題說準、建議提實。

開設線上主題議政群也是會議籌備工作的必要環節,能讓全體委員圍繞會議議題開展充分交流。6月17日,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開設相關主題議政群,積極引導廣大委員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互動交流,為完善和創新社會治理貢獻智慧力量。翻閱議政群內委員們互動的內容,有的委員分享特色案例,總結地方在社會治理方面好的做法和經驗;有的委員則點出問題所在,并切實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有的委員從自身專業出發暢談對相關現象的理解與認識,熱情分享自己獨到的思考……建言交流的氣氛十分熱烈。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節點上,如何才能譜寫出“中國之治”嶄新篇章,讓社會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在這場專題協商會上,相信委員們的精彩之聲、睿智之言將會為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 方慧)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午夜打电话福利视频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