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港澳>資訊
期待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在世遺之城福建泉州感知中國
知宋元風華,行世遺勝景。
盛夏時節,走在世遺之城福建泉州,總能與僑元素迎面撞上。
在刺桐藝術館里,“百年僑韻·番客樓”攝影作品展正在展出,光影流轉間,鯉城百年僑厝的磚石肌理、雕花檐角與街巷人情,被鏡頭靜靜定格;在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無數華僑“下南洋”的故事,如今正以全新姿態回到公眾視野;在中山路陳光純故居內,百余件僑批實物、數百張歷史圖片、多條專題展線,讓游人沉浸式感受“漂洋過海的家書”背后的濃烈鄉情。
當華僑大學40多名來自馬來西亞、緬甸、西班牙等國家和中國港澳臺地區的學生走上街頭,一場認識中國的知行之旅展開了。
千年前,泉州是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東方第一大港,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景。如今,作為世界遺產城市,泉州再次“出圈”,吸引同學們的目光。
正逢“知行泉州·讀懂中國”暑期文旅消費季,聚焦青春、時尚、濱海、研學的“2個1千,3個1百”文旅大餐(即千場活動、千場演藝,百項優惠、百份攻略、百條線路)令人目不暇接。
漫步在泉州的古城街巷,開元寺的古塔鐫刻千年歲月的印記,少林寺見證了中華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蟳埔村的簪花頭飾綻放著獨特的民俗風情……那些在課本上讀到的海上貿易故事、文化交流篇章,在“世遺之城”化作身臨其境的體驗,幫助港澳臺僑學子們構建起對中華文明的立體認知,增強文化自信。
“在老師們的帶領下,我們在泉州體驗了簪花、制作了香囊。我會把拍攝的素材剪輯成短視頻分享給我在國外的小伙伴們,讓他們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華僑大學馬來西亞僑生吳奕珀欣喜地說。
“一路走來,不管是非遺還是美食都體現了泉州獨特的魅力,我覺得非常有趣。”香港學生林晞雅對少林武僧的武術動作頗感興趣,并用手機記錄下武僧精彩的表演,“想讓更多人看到!”
作為一名在海外長大的西班牙華僑學生,鄧佳琦此前很少有機會親身體驗這樣的研學之旅,“這些寶貴的經歷,不僅讓我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意識到作為華僑學生傳承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與使命。”
華僑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通過研學的方式,讓港澳臺僑學生在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能用鏡頭記錄他們所見到的真實的中國,增強他們的國際傳播能力,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的一分子。
(記者 王惠兵)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