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主席論壇
以“四個凝聚”彰顯政協之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政協要“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這一重要要求為人民政協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發揮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貴州省六盤水市政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履職盡責,奮力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使命、新擔當、新風采。
在廣泛凝聚人心、鑄牢政治忠誠中把準政協之“政”
旗幟鮮明講政治。政協作為政治組織,必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把握好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始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
堅定不移跟黨走。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付出的巨大努力、作出的重大貢獻,團結引導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圍繞大局盡職責。結合高質量發展所需、政協所能、群眾所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大局思維和系統觀念,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自覺做到黨委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政協工作的實際成效上。
在廣泛凝聚共識、增進團結和諧中匯聚政協之“力”
聚團結之力,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進一步發揮政協統一戰線組織功能和政治作用,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講好團結故事、發展故事、委員故事,畫好最大同心圓。
聚發展之力,當好群眾利益維護者。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初心,多做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充分發揮政協組織廣泛聯系團結各界作用,加強政協協商同其他協商形式的協同配合,在協商中出辦法、出共識、出感情、出團結,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聚奮進之力,當好社會和諧促進者。踐行文化擔當,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鑄魂、聚力、引路,深耕貴州這片文化厚土、資源沃土、革命紅土、生態凈土、開發熱土,聚焦“推動文化繁榮發展”開展深入調研,發揮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編纂好政協史料,用心用情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匯聚強大“政協力量”。
在廣泛凝聚智慧、服務中心大局中展現政協之“智”
努力錘煉協商建言“真功夫”。著眼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六盤水“工業立市”實際,堅定不移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圍繞六盤水“1﹢3”重點工作及富礦精開、義務教育、鄉村振興、安全生產、非遺傳承等領域精準選擇協商議題,召開市長與委員座談會和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景區發展、“一老一小”、居民參保等開展協商,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更好服務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
努力發揮協商平臺“新效能”。緊扣六盤水“1﹢3”重點工作協商議政,緊盯重要問題深入調研,緊貼重點任務開展民主監督,夯實“社區協商”“園區協商”等協商平臺,致廣大而盡精微,建真言而謀實策,切實把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獨特優勢轉化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六盤水實踐的治理效能。
在廣泛凝聚力量、持續守正創新中彰顯政協之“為”
走好群眾路線體現政協之“為”。協商民主作為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就是要把群眾路線優勢和協商民主優勢緊密結合起來,將群眾路線的優勢轉化為協商民主實踐的豐富資源,用心用力建好服務群眾“連心橋”,全力助推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以高質量建言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六盤水實踐。
發揮界別作用賦能政協之“為”。突出界別特色,切實發揮界別活動小組優勢,聚焦重點任務,積極協商議政,創新協商方式,擴大委員參與面,提升群眾參與度,不斷提升人民政協整體工作水平和履行職能成效。
堅持守正創新展現政協之“為”。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扎實推進“清廉政協”建設,營造干部清正廉潔、委員正氣充盈、機關風清氣正的生動局面。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更加注重協商成果跟蹤落實反饋機制建設,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隊伍,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六盤水篇章展現政協新作為新風采。
(作者系貴州省六盤水市政協主席)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