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兩岸>資訊
以樂為媒 兩岸同心
——第十七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舉辦
“音樂是連接兩岸同胞心靈的重要橋梁。本次兩岸音樂交流季活動正式納入海峽論壇,可見兩岸民間心手相牽,交流與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7月10日,以“鷺遇同聲 音創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七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開幕。全國政協常委、民革福建省委員會主委夏先鵬認為,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搭建了一個開放、包容、深入的交流平臺。
本次活動中,兩岸音樂領域專家學者、知名人士、行業協會代表、青年合唱團隊和臺青代表等約200人齊聚廈門,共同探討兩岸音樂合作、共敘兩岸情誼。
夏先鵬在開幕式致辭時指出,希望兩岸音樂人共同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創作出更多富有時代特色、體現兩岸同胞共同心聲的優秀音樂作品;希望兩岸青年多往來、多交流、多交心,成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生力量,共同奏響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時代強音。
“閩南語歌曲,以其獨特的韻味、深情的表達和濃厚的鄉土情懷,深深植根于兩岸人民的心中。熟悉的閩南語旋律是閩臺百姓心中不可或缺的溫暖底色。”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表示。期盼兩岸音樂界青年人以此為契機,深入互學互鑒,在音樂創作、表演形式、藝術理念等層面深度交流。也期待創造更多機會讓兩岸音樂學子在交流中開闊視野、提升素養,共同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音樂沒有地域和時間的界限,交流合作是音樂人心之所向。”曾創作《廈門親像一首歌》等作品的臺灣知名音樂家、華語樂壇資深音樂人楊慕表示,“好的音樂需要不斷地交流、切磋和打磨,期待兩岸音樂交流季讓兩岸音樂人和兩岸同胞共譜樂曲、共賞佳音,共繪美好未來。”
“音樂能夠很好地凝聚我們共同的情感。”臺青王敦玲是金門紫韻箏樂團團長。本次她帶領團里7名學生,以“箏聲里的詩詞雅韻”為主題,通過演講加演奏的形式與觀眾分享互動。“近年來,大陸民樂蓬勃發展,演奏者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這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王敦玲說,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帶領學生到大陸交流學習。
本次活動由民革廈門市委員會、臺灣聲樂家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為期4天。活動包括行業研討會、音樂晚會、音樂市集等多元內容,旨在推動兩岸業界青年深度交流,吸引更多臺灣藝術青年來大陸發展,為海峽兩岸音樂交融發展注入新活力。
(記者 照寧)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