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律速遞
女子在醫生家中注射醫美產品致殘,誰擔責?
金女士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從事醫療美容服務的李醫生。2023年6月,金女士在李醫生工作的某美容診所進行光子嫩膚。后金女士在該診所咨詢水光針注射治療的具體價格,為了節省診療費用,金女士和李醫生溝通后決定到李醫生家里注射膠原蛋白,李醫生答應給予金女士更優惠的價格。
2023年8月9日,李醫生在家里給金女士面部注射膠原蛋白。金女士表示治療全程雙眼被覆蓋,聽李醫生說除了補水還使用了美白產品。李醫生說注射的是某品牌的膠原蛋白,是藥廠贈送的新藥,屬于正規的二類醫療器械,且李醫生稱自己也注射了。
注射后,金女士開始發燒并伴隨面部疼痛不適,隨即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炎癥肉芽腫,醫生開具了甲潑尼龍片、碳酸鈣D3片、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金女士稱術后治療近三個月,她的面部增生和瘢痕仍未改善,面部瘙癢異常,為治療面部已造成膝蓋積液、內分泌紊亂等嚴重并發癥。金女士表示至今無法返崗工作,出門必須佩戴口罩遮擋,嚴重影響了她的工作及生活,對其精神造成了嚴重損害。李醫生的過錯行為給其造成了嚴重損害,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侵權責任,某美容診所未對其醫生盡到監管責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于是,金女士將李醫生及美容診所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護理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庭審中,李醫生表示自己以合法的方式使用膠原蛋白,不存在過錯也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而美容診所代理人表示,金女士接受的診療系在診所外的醫生家中進行,并非診所控制范圍內,診療所注射的藥品并非診所提供,診所從始至終未收取過金女士任何費用,因此該診療行為與診所無關。
案件審理過程中,司法鑒定金女士為十級傷殘。
朝陽法院經審理認為,李醫生作為執業醫生,違反法律規定,未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相應的醫療活動,在家中自行為金女士注射來源不明的膠原蛋白產品,造成金女士面部肉芽腫、面部片狀細小瘢痕及色素異常構成十級傷殘的嚴重后果。金女士雖因節省費用等原因接受李醫生在家為其注射,自身存在一定過錯,但該過錯與損害發生或損害結果的擴大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李醫生違反法律和診療規范為金女士實施注射行為是導致金女士損害的全部原因,李醫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并賠償金女士合理損失。
至于某美容診所,據現有證據不能證明該診所提供了注射品或者與李醫生構成共同侵權,法院對金女士要求某美容診所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法院結合在案證據,依法判決李醫生賠償金女士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23萬余元。
朝陽法院法官劉茵茵表示,醫療美容服務具有高度專業性和風險性,醫師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操作規范,在注冊醫療衛生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類別和執業范圍開展診療活動。醫師違法違規私自在非醫療衛生機構為消費者提供醫療美容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消費者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時,要謹慎選擇正規、合法的醫美機構與持證醫師,切勿輕信非法宣傳、貪圖一時便宜而損害自身利益。
編輯:錢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