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微言大義

消除“為證奔波”的痛點

2025年07月18日 08:20  |  作者:肖楠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婚姻登記新規的實施,是“以人為本”治理理念的生動闡釋。技術解決了“能不能辦”的問題之后,更深層的是“如何更好地辦”的價值選擇

前不久,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正式施行。據此,結婚不再需要戶口簿,僅憑身份證即可辦理,并全面實現“全國通辦”:只要帶著身份證,就能在全國任何一個婚姻登記處完成終身大事。這一新規實行一段時間以來,受到了普遍的好評。

在過去的戶籍制度背景下,戶口簿不僅是身份證明,更像是政府管理社會的“賬本”。一方面,戶口簿是證明個人婚姻狀況的唯一權威文件。民政部門需要靠它確認申請人是否達到法定年齡、是否存在重婚——就像是最原始的“婚姻狀況核驗系統”。另一方面,在憑票供應的年代,分糧、分房都得看戶口簿“配額度”,它直接關聯糧票、布票、工作分配。結婚意味著新家庭誕生,政府需要通過更新戶口登記來調整資源分配。因此,老一輩人常說“沒戶口簿結不了婚”,那本紅色小冊子就是社會運行的“底層操作系統”。

為什么婚姻登記新規在此時出臺?首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糧票、布票等曾經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票證已退出歷史舞臺,我國逐步告別了以票證管理為特征的物質分配方式,戶口簿不再與糧食分配等社會福利直接掛鉤。婚姻登記中戶口簿的功能已簡化為確認公民身份和婚姻狀況等基本信息,取消其限制不僅不會影響到婚姻登記本身的效力,反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題中之義。

其次,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跨區域流動的速度和規模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婚姻登記必須在一方戶籍所在地辦理,這對數億流動人口來說極為不便。異地工作的情侶若要結婚,往往要請假、跨省奔波,甚至因為戶籍限制被迫推遲婚期。結婚需要戶口簿的要求,不再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我們需要更輕盈的解決方案。

最后,技術賦能讓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成為可能。部門數據共享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為這一改革提供了關鍵支撐。全國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讓婚姻登記信息全國聯網,跨地區數據實時共享,重婚騙婚無所遁形;智能核驗技術通過大數據比對、人臉識別等手段確保登記真實性。婚姻登記“刷臉”完成的現實條件已經具備。

婚姻登記新規的實施,是“以人為本”治理理念的生動闡釋。技術解決了“能不能辦”的問題之后,更深層的是“如何更好地辦”的價值選擇。當政府部門打破數據壁壘、再造服務流程時,將辦事成本從群眾轉移到政府,本質上是在回答“為誰服務、怎樣服務更好”這個根本命題。全國政務數據互通不是為互聯而互聯,而是要消除群眾“為證奔波”的痛點,讓公共服務真正跟隨“人”而非“戶口”走。政府借助數字技術的春風,提高公共服務的可及性,讓人民能夠更便捷地行使權利,推動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在线观看片a免费观看岛国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 日韩AV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天天综合网久久 |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首页 |